新春逛龙城(一)
----太原五一广场历史变迁
周永强
2022壬辰虎年正月初五,我们一家人在五一广场旁的“一尊皇牛”吃过午饭,决定在附近走一走、逛一逛,感受龙城太原的春节年味。
五一广场,位于迎泽大街东段,是省城太原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是太原最著名的地标之一,而且也是资格最老的地标。横贯南北的五一路、并州北路,与纵横东西的迎泽大街,在五一广场相交。周围还有起凤街、海子边、侯家巷、五一东街等多个街巷路口与其汇接。
历史上,明朝太原府城有8座城门,位于南城垣之东的南东门叫承恩门。在清朝中叶,承恩门不慎失火,被毁于一旦,在原址上新建城门,又称新南门。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29日凌晨,山西新军由此门入城攻打清王朝的山西巡抚衙门,起义胜利后,为纪念山西辛亥革命首义的胜利,承恩门改名为首义门。1949年4月24日,首义门古城楼在太原战役中,毁于战火。1951年2月20日,人民政府将只剩残破城垣的首义门拆除,辟建为宽阔的广场。因完工于五一国际劳动节之前,遂取名为“五一广场”。
首义门旧照
我第一次来到五一广场,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这里曾建有主席台、观礼台。在上世纪80年代初,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第一部电影《神行太保》在全国上映,影片中出现过多处山西风光,其中省会太原五一广场的画面,至今让我还记忆犹新。
五一广场旧照-主席台、观礼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五一广场也悄悄发生着变化。1984年6月,广场部分设施进行改造,保持了近30年的主席台、观礼台的格局被喷泉雕塑的格局替代。10月,广场南草坪建成,五一广场基本形成南北两个广场的格局。90年代南北广场再次改造,北广场鸽舍建成,南广场设置国旗台。自此,一大一小,南北遥相呼应的五一广场完全对外开放。
五一广场旧照-“晋泉之声”雕塑
上世纪五一广场街心公园门票
2020年起,五一广场整体改造。2021年国庆,五一广场重新开放迎客。北广场结合历史资料复建“首义门”,南广场以国旗广场为核心并设一组雕塑。为了更好地彰显首义门的特色,首义门的结构设计独具匠心,下部城台为混凝土浇筑,上部为纯木结构,工艺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所有的大木构件之间,全部拿榫和卯组合起来,有横向榫卯、纵向榫卯。
2021年10月1日五一广场开放
2021年11月1日首义门拆除围挡
除了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外,木料的材质也极为坚固耐用。此次重建,城门柱子的材质,选用的是东南亚的菠萝格,它是一整棵树去了皮以后加工出来的。这种材质的特点是强度特别高,抗拉、抗压能力强。
五一广场东距太原火车站900多米、太原汽车站200米,如今每一位来到龙城太原,途经迎泽大街五一广场的人们,都会驻足、观望首义门原址复建650年前明朝太原城的城楼,被这座彰显锦绣太原城美景的壮丽古城楼所震撼。
首义门
春节期间,来五一广场的游人明显增多。这座复建的太原“首义门”,承担着太原的精神象征和城市灵魂;这座肩负英雄太原、文化太原的城市新坐标也告诉人们,历史不能忘却。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祝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新时代繁荣富强!也祝愿我的家乡龙城太原更加锦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