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拜年
承德 石德常
1988年至今, 每年春节我都要给当年的班主任王老师去拜年。
我1960年初中毕业已考完髙中,承德人民广播电台去学校招工,我和另一女同学被学校推荐从此便走上了工作岗位,两年半后又应征入伍当了六年兵。我离开学校不久王老师也调转了学校,从此也就失去了联系。
那还是1987年秋季,在参加一个婚礼时, 我远远望见一位50多岁的女人, 从体态上看多像我20多年前班主任王老师呀, 我急忙快步走上前一看果然是她, 这让我惊喜万分,迫不急待地拉住她的手说:王老师真是您呀!她也既惊诧又高兴,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德常,原来是你呀!王老师多年不见您可好哇!……。
久別重逢,我们师生间有说不出的兴奋和喜悦,亲切地交谈了很长时间,等婚礼結束道別时,我要了她的地址和电话号说:春节时我一定去给您拜年,自那开始,我每年春节都去给老师拜年。
左起:石德常、王老师老伴、王瑞兰老师、马远征同学
每次去拜年,我都要呆上一两个小时, 不管我说什么王老师都感兴趣。也许是年龄大了,我的到来仿佛是给她帶来了莫大的安慰, 她像慈母一样关心着我, 临走时总是深切地叮咛: 不仅要干好工作, 家庭安排好, 一定还要多注意身体。
王老师老俩口也几次去过我家, 每次也都会给两个孩子帶上小礼物.。一次我把珍藏多年的初三毕业时的留言册拿给他们看, 硬皮封面有些破损, 纸页也已泛黄, 但里面的照片和字迹还清晰完整无缺, 她戴上我找来的老花镜认真仔细地翻阅, 第一页就是王老师的留言, 她看着看着情不自尽地笑了, 原来那时的语言, 现在看来帶有浓郁的时代特点,留言是这样写的:
德常: 切记
你是个优秀团员,学生标兵,永远要珍惜自已的光荣称号,使它永不褪色,无论走到哪里,永远听党的话,靠近组织领导,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别人学习,对自已要有正确的估价,能有度地满足自已的要求,就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矛盾论等),才能更好地进步。
祝你
随着时间的前进,争取更大的跃进
我时刻等候你的佳音
初三 .一班班主任 王瑞兰
1960年7月24曰
当年,王瑞兰老师的亲笔留言
上初中时我是班长,自然跟班主任老师接触的机会也就更多一些。她是一个很称职的教师,对事业执著勤奋,对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耐心说教。所以她的言行和良好的素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我的人生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么多年来我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上学太少了,参加工作后才感到知识的不足,学点东西很吃力很费劲,但是由于我勤奋好学和有动手能力强的一双手,无论干什么,通过不懈的努力,都会全面掌握其知识和技能,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和无私地帮助他人身上。就这样,不管我在那里工作,由于技能全面 工作认真负责 为人热情诚恳 乐于助人,都会受到领导的爱戴和群众的欢迎,可以说我在哪哪先进,干啥啥优秀。退休第二年加入门劵收藏行列,由于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制作券集方面券友们称我独树一帜,别具特色。而且还乐于帮助他人。2011年在北戴河举办全省门劵交展会上,表彰全省优秀会员名单中有我,2012年承德门券协会也开始评选优秀会员至今,还是年年有我。
我参加工作44年,从事电影放映工作40年,从一个普通放映员,通过不断努力最后成为承德市电影放映行业的技术权威——全国统一职称电影放映主任技师。
退休前遇上当年的老同学对我说:老班长,人家都在搞老同学聚会,咱们什么时候也搞一下呀? 我说:等着吧,到时候我会组织的。2006年春节过后,我算计着比我小一岁的男同学也都退了,应该开始着手组织老同学聚会啦。拿出当年那本留言册,凭借那张毕业合影照和部分信息,四处打听走访,往外地打电话联系,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绝大部分同学都表示愿意积极参加,总算有了眉目,我招集了原来的班干部和部分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富裕一点的老同学开了个预备会,研究决定聚会相关的各项事宜,经测算总费用不到3000元,在会上两位比较有出息的同学,一个是区人大主任,另一个是露露的副总,当场各出500元,其它人通过自报很快便把费用凑齐,在当时有些同学退休金只有几百元,会议决定其他人员不再收取参会费用,还研究了有关事项的分工。
一切准备就緒,4月26日这一天春光眀媚艳阳高照,上午9时,在露露大酒店前大厅,有22位都已年逾花甲的老人陆续来到,我们还特意邀请当年的班主任王瑞兰老师前来参加,大家见到她都上前热情地握住她的手,亲切地问候,有些多年不曾碰面的老同学,久別重逢后已认不出对方,当年的倩男靓女,无情岁月已把黑发染白,脸上也刻上了时光的印纹,少时的记忆已完全变了样,当仔细辨认或自报家门后,同学们都显得异常兴奋。
后排左起第十四为石德常,中排左起第四为王瑞兰老师
上午10时聚会活动在一小宴会厅开始举行, 正面墙上横标上有民族中学1960届毕业生初中三年一班老同学聚会字样, 下面是一张放大一米多长当年毕业合影照. 大家座在摆满水果的大圆桌周围, 聚会由副班长主持, 我作为班长致了开幕辞后, 年过七旬的王老师热情洋溢地给大家讲了话。
接着是老同学自由发言, 真情的话语掩饰不住隐藏在内心多年那份同窗的情谊和相逢的激动心情. 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就连当年最不爱发言的一个女同学也道出了自已的心声, 隨后还宣读了一位在上海不能前来老同学的热情贺信。
照片左起:本文作者、第五:王瑞兰老师
宴会开始了, 我们给老师敬酒,同学们互相推杯换盏, 气氛异常活跃热烈。席间有人提议为了助兴让能说会唱的同学表演节目,于是演唱京剧、评剧、山东吕剧、唱老歌曲、讲笑活说快板书、赋诗作联,毫不拘束地各展才艺,一直延续到下午4点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结束。
这次聚会还聘请了摄影师和摄像师, 把全过程记录了下来, 事后把所照的照片及会上文稿和与大家征集的文稿汇集在一起,每人做了一本纪念册, 把影像资料制作了光盘。 那张放大的毕业照送给了王老师。
第二年我去拜年时她已把大照片镶进镜框里挂在墙上, 那本纪念册摆在桌案上, 谈及那次聚会, 她髙兴地说:有你这样的好班长,老师我感到骄傲。
虎年春节,我和另一个老同学马远征按惯例大年初二下午打出租车去给老师拜年。坐上出租车后,司机与我们攀谈起来:二位老爷子拿礼物是给谁去拜年那。我们说:是给60年前的老师去拜年。司机感到很惊讶!那你们二老多大岁数了?我俩同龄都是差一岁80啰!那你们老师多大年龄了?她呀,今年93了!真了不起!为你们老哥俩点赞!
我们乘电梯来到了老师家门口,敲了几次门都没人应声,我俩感到奇怪,儿子女儿不在保姆应该在呀!我给她女儿打电话:我们是王老师的学生来给她老人家拜年来啦,怎么敲不开门呀?我哥哥去年九月份就陪我母亲去海口了,谢谢你们了!
我要了她哥哥的电话号,在回程的路上就打通了,还没等我到家微信就连上了,还发了两张他母亲在海南的照片,到家后我和王老师进行了视频通话,她说在海南生活的很好,气候和环境也都很适应,还让我有机会去那边看看。
今年的拜年形式很新颖,第一次隔空拜年,祝愿她老人家万事顺意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