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落难中修塔
张厚培
成都有一座跨越千年的宝塔,叫宝光寺舍利塔,又名无垢塔,是一座造型精巧的十三级砖塔。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建立一千多年来,塔身一直不生苔藓,不长野草,也没有雀鸟粪便和蛛网虫窝。真可谓一尘不染,名副其实的无垢塔。
此塔建自唐僖宗中和年间,历千余年,屡有残破,屡有培修,现为密檐式十三级方形砖塔,密檐实心,高约三十米,塔身涂以丹砂和白垩,塔刹冠以鎏金飞形铜宝顶。现古塔已向西倾斜,略呈弓形,又被誉为“四川斜塔”,素有“东方斜塔”之称。
历史上,少林寺有十三棍僧护唐王的佳话,关于这座宝塔的来历也有个颇为传奇的故事。
公元881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在五百神策军的保护下南逃入蜀。他觉得这里环境很好,又距成都不远,便在寺后修建行宫,“驻跸”于此。唐僖宗平生崇信佛教,到了成都,他立即派郭尊泰捧着皇帝的“玺书”,迎请隐居在彭州九陇山的高僧知玄(即悟达国师)到僖宗驾前随行。 公元883年,僖宗幸蜀已近三年。据说这天晚上,他在行宫闷闷不乐,夜不成眠,便到寺中散步。忽然,他见宝光塔废墟上霞光迸射,便惊惶失措地问悟达国师是怎么回事?悟达回答说:“此乃舍利放光,为祥瑞之兆,今黄巢已平,陛下可回长安了”。僖宗大喜,命人挖掘废墟,果然在塔宫内发现石函,函内有佛舍利十三粒,晶明莹彻,光彩照人。于是,僖宗命悟达国师重修宝塔,仍将舍利子置于塔下,并扩建佛寺。宝塔取名为“无垢净光宝塔”,佛寺改名“宝光寺”。
话说这无垢净光宝塔从第6层开始就向西倾斜,仿佛躬身礼佛。相传古时地震,宝塔摇摇欲坠,佛教徒冒生命危险前来保护,感动了天帝,派来四位与塔同高的天神在四周扶持。其中一个用力过猛,塔就从此向西倾斜了。这是传说,并无史实。实际这是古代工匠能工巧匠利用建筑技巧使人对佛生敬畏心的不朽杰作,它比意大利比萨斜塔年代还要早300余年,虽然塔身微微倾斜,但依然稳固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