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门券看交通(三)
—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历史发展
周永强
如果你来到太原,一定会对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印象深刻。
通过多年努力,太原现已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大站快车、定制公交、旅游专线、社区巴士、公共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在2021年7月30日太原市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作为这座城市的市民,我收藏的太原交通门券,浓缩和见证了太原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历史。
1949年太原解放,整个太原只有6辆公共汽车,穿行于新开路、红市街、府东街、鼓楼街、西羊市街。
1952年10月,成立太原公共汽车公司。开通并州路至太原钢铁厂、五一路至兰村、广场至晋祠的3条公交线路。
1956年,太原市公共汽车公司首次发行汽车通用月票。
1960年,太原市第一条无轨电车101路开通运行。
1966年,太原市公共汽车公司改名为太原市人民汽车公司。
1978年,太原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了出租车队,拥有上海牌、菲亚特牌小轿车、面包车、大客车55台。1984年更名为太原市第一出租汽车公司
1983年成立太原市公共交通公司,1992年更名为太原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1989年,太原市公共交通公司购进20台小公共汽车,开始经营小公共汽车客运业务。
1993年,引进10台英国产双层公共汽车投入迎泽大街(中华第二街)运行。
1995年9月,太原开通了首批无人售票公共汽电车线路。
1998年,太原所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全部实行了无人售票制,并在1999年初,引入了公交乘车IC卡。
2008年9月,成立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
2012年以来,太原市逐步建成了全国领先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1285个服务点,投入4.1万辆公共自行车,实行一小时内免费骑行。
2016年年底,太原市8292辆出租车全部更新为比亚迪纯电动汽车,成为全国首个巡游出租汽车全部电动化的城市。
2020年12月26日太原地铁2号线开通,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配置大容量的A型列车,太原步入立体交通时代。
截至2021年末,太原有公交车辆3656台,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到100%;公交线路250条,线路长度超过4021.23公里。
太原公交坚持惠民公交,多年来持续实施低票价,基础票价1元,成人刷卡5折,学生刷卡2.5折,特殊群体等免费乘车。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的运行,完善了“互联网+公共服务”的公交服务模式,实现了实时到站查询、线路规划等功能,提升了智能化、精细化服务水平。公交IC卡、支付宝、微信扫码等多元化支付方式,方便了市民乘车。
城市公交是城市的窗口。太原公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微笑服务,“心离乘客有多近、车离站台就有多近”“公交车礼让斑马线”等标准服务已经成为叫响全国的服务品牌。
如今,太原通过创建公交都市,公交优先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成为530多万市民出行首选。
太原公交月票(部分)
50年代公交月票
60-70年代公交月票
80年代公交月票
90年代公交月票
2000年公交IC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