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研究的“文革”门券

雨人推荐
显示日期2010-03-19;访问次数:677; 电脑端

  “文革”门券研究是门券收藏界的一块处女地,未曾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主要是有一个“文革”门券定位的问题。因为在那特定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与“旅游”二字无缘,相关的自然景观有限地开放,人文景观大多被作为“封、资、修”的象征而关闭和砸烂。唯一能参观瞻仰的地方就是那些成为人民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课堂的革命圣地和少数的纪念馆。那时的门券也都包含着特殊的时代色彩,与今天绚丽多彩的旅游门券相比,在作用、功能、用途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文革”门券的票幅、设计形式都固定在一定的模式内变化,色彩运用集中在大红色上。由于当时政治统帅一切,自然不需考虑经济价值,所以所有的券品几乎都不标注面值。“文革”门券演变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免费门券
  即从“文革”初期大串联开始,人们有组织地到革命圣地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些地方都是免费参观,不需门券。但这些地方印刷制作了一些相关的画片、书签、照片、明信片以及其他物品供参观者购买,留作纪念,还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参观纪念戳供参观者加盖。这是“文革”时期特殊的券品,这些戳记可算是一种免费门券。
  二、代用门券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代用门券较为普遍,最常见的是书签式。出现书签式也是特殊环境的产物,为便于人们学习毛著、作心得笔记之用。这种门券大多券面上无“参观券”字样,即使有也写成“参观纪念”字样。这种形式的代用门券用途甚广。从纪念馆到各类展览会都使用。常见到的有上海“一大”会址、南昌起义纪念馆、武昌农讲所等。代用券这种形式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常被利用。
  三、正式门券
  1. 参观券: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一批革命纪念馆、阶级斗争教育场地、有限的自然景区相继使用了正式票券,这些券品大多反映“文革”时期的图案,如毛主席头像、工农兵形像、毛主席语录、诗词、红旗、太阳、葵花等。有的券品开始标注了敏感的价格,有了明显的副券,这类券品有的延用到20世纪80年代初。
  2. 入场券:从7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是“文革”券发展的鼎盛时期。其特点是逐步摆脱了60年代后期的设计模式,从当时的各类展览、演出的入场券上反映的最为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八个样板戏电影展演、对外交流的戏曲、歌舞、电影等演出券品,称得上是那个时期的上品之作。

文章来源:收藏百科    【编辑:陈捷】

编辑:陈捷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