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约1296-1370),兴化白驹场(今大丰市白驹镇)人,祖籍苏州。先祖曾居扬属兴化,后迁海陵白驹(近大丰县白驹镇)。元末明初人,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耐庵是他的别号。元末赐进士出身,父长卿,字元德,母卞氏。妻季氏,申氏。子让,字以谦。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
施耐庵纪念馆,坐落在大丰市白驹镇 (曾隶属兴化)西郊花家垛上),传为施耐庵当年著书之所。此处四周环水,芦苇茂密,有着浓郁的《水浒》气息,游人到此,会疑心真的到了梁山水泊蓼儿洼。纪念馆位于花家垛中央,为前后三进、东西两厢徽式青砖小瓦古民居建筑,四周有粉墙,第一进为门厅,朱漆大门上方是书法大师启功手书"施耐庵纪念馆"匾额。
施耐庵死后,他的十二世孙施奠邦发起,将其在白驹镇上的故居改建为施氏宗祠。后来几经修复扩建,遂成前后三进,旁有偏殿之礼堂。第一进为门厅,内设茶坊;第二进为书坊,供艺人说《水浒》;第三进为福荫堂,供奉迁兴始祖施耐庵及其后裔的灵牌,每年春秋二季在此祭祖。施祠不幸毁于抗日战火。九十年代初,国家文化部、江苏省暨大丰县人民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参照上海复旦大学喻蘅教授绘制的施氏宗祠复原图,由著名古建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陈从周教授主持设计,于1993年8月20日建成"施耐庵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