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办报之路(三十九)
张占芝
写这篇短文的时候,长春的疫情很严重,小区封闭式管理,全市公共交通都停运了。我事先虽然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把多期小报都用A3扫描仪扫完,存放在了手机里。现在打开一看,字太小了,基本看不清楚,但还是看到了孙会军会长的名字,让我再次想起孙会军和刘洪利两位会长的三次巧遇的事。
第一次巧遇,是我们主集烟标的时候,有一年到北京开交流会,在报国寺里就遇到了孙会长。在刘主编心里,对这位吉林的帅哥印象很好,虽然不是吉林省烟联的一员,也不知道他具体叫什么名字,觉得那一刻这份缘就开始了。
2011年10月5日,刘主编和女儿一家到辽宁盘锦红海滩去旅游,快到旅游区时接到了孙会长的电话,问什么时候到。这一问把刘主编弄懵了,他是在哪里得到的消息呢?当时我们没有在吉林省券协任职,但个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能在异地他乡巧遇本省券友真是喜出望外。当时孙会长一家人刚从景区出来,知道刘主编和家人马上到达,就在大门口等了一会儿,留下了这张精典的照片。
2017年我们到海南等八省旅游,回程时打算进京后返长,听说车票很紧张有些发愁,赵主席建议我们去济南坐车,那边的车票很宽松。于是我们就往济南方向移动,4月10日接到孙会长的电话,说他11日到达济南。这可是太巧了,我们也是那天到达,这才有了在大明湖相聚的一幕。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已经出游二十余天,哪天游到哪里自己心里都没有数。孙会长也出行了多日,那一天也是在济南落落脚。在孙会长打来电话之前,双方没有互通过信息,也没有具体的行程计划,就这样巧遇了。通过这三次相遇,从此我相信了这个世上真的有缘分一说。
实际上这个缘还在继续,孙会长出任吉林省门券协会的会长后,力推刘主编为常务副会长,这也是在吉林省券协的历史上首次用上“常务”的头衔,同时我也以秘书长的身份协助工作。在孙会长的领导之下,吉林省券协做了许多有特点的工作,在二十届全国门券收藏展上被门券部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在济南期间,受到了贾强老师的热情款待,并陪同我们游览了著名的芙蓉街,在高档酒店里品尝了最有特色的美味。到现在刘主编还在后悔,当天晚上孙会长飞到别的地方,我们在济南并没走,为什么不到贾府“扫荡”一遍。当时可能是已经走了小半个中国,钱袋瘪瘪的了吧。
盼着写下一篇小文的时候,长春应该解封了,参考一下报纸就好写多了,谢谢各位的关注!请为我们长春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