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艺术学院(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简称“南艺”,诞生于1912年,全国最大的综合性艺术院校,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现今的高等艺术学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艺术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高校,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艺术学学科下全部五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全国重点大学。南艺催生了中国最早的艺术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美术、音乐、舞蹈、理论、戏剧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艺术学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东林书院的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东西长廊、来复斋、寻乐处、心鉴斋、小辨斋、再得草庐、时雨斋、道南祠、东林报功祠等主要建筑,均显现明清时期布局形制与鼎盛时期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