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中票(4)门票中的税票
常州 费怀仁
北京税务博物馆于2017年使用的免费参观券,其背景图为一版清代末年印制的税票局部图,使得税票也登上了门票,这对于了解税务历史、学习税务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提示和宣传作用。
税票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合法凭证,门票上的这枚税票告诉我们,早在清代末年政府就开始釆用印花税的方式来征税了。不过我国最早发行印花税票的历程还真是一波三折,1896年清政府曾委托英国印制了一枚红色3分的税票,结果没使用,后来被邮政加印作为邮票使用了,这是另外的话题。到1902年清政府批准试办印花税,并委托日本印制了我国第一套“大清印花税票”共六种面值,但因各种原因沒有流通,后来才有少量流入民间。1907年晚清政府又决定试办印花税,于1908年委托美国钞票公司印制了第二套“大清印花税票”,共3种式样即20文赭色、100文绿色、1000文红色,但又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正式流通(后来发现了一些征收印花税的记录)。门票上的这版税票正是该套税票中的绿色100文印花税票,图中由于是版票,单枚票可能看不清,从网上截了一枚单票图,我们可以看到
该枚税票的上边正中为“大清印花税”字样,两个角有横写的“壹百文”;票中间又竖写了“壹百文”,两边分别为龙图;下边两个角都是“100”;票中部写有英文,大意是中国税收一百文现金。印花税票跟邮票有些类似,需要提前向税务机关购买,然后将买到的税票贴到要交纳税收的物件上作为完税的证明。
北京税务博物馆使用有历史意义的古老的税票作为门票图,说明这也与过去账房先生使用的算账工具一样,是该馆拥有的重量级文物,我们从这里不仅收集了门票,还学习了税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