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城·广西南宁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我生于此,长于此。我家住市中心原民政厅大院,这里曾是旧城北门所在。世事变迁,城门和城墙早已不见片瓦,残存巨大的濠塘。城市向前发展,最终填平濠塘,独留被人遗忘的“泗濠塘”这一个不起眼的小地名。
出门便是民主路,这条路上曾以蒲葵作为行道树,一路一树是南宁的特色。朝阳路、星光大道的扁桃,公园路、新民路的仁面子,北宁街、民乐路的土芒果,共和路的羊蹄甲(洋紫荆),新华街的木菠萝(菠萝蜜),建政路的香樟,葛村路的榕树,民族大道的大王椰……绿叶成荫的树种、垂涎欲滴的树种、姹紫嫣红的树种尽能找到。南亚热带季风带来的湿热,让南宁几乎没有冬天,造就了这座城市“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
“半城绿树半城楼”是南宁最真实的写照,城市将近一半的面积被绿色包围。从家里走个几十米便能来到朝阳花园,这是市中心繁华地带的一个小公园,也是我儿时去得最多的公园,满载童年时的回忆。
走个几百米能到人民公园,这曾是离南宁旧城最近的制高点,古邕八景中的“望仙怀古”所在地。白龙塘和望仙坡组成了这座公园。以前古人站在望仙坡顶不仅能缅怀对南宁有功的“六公”(狄青、孙沔、余靖、苏缄、王阳明、莽依图),还能一览府城的全貌。民初旧桂系军阀陆荣廷拆文祠建武库,坡上古迹换成了一座炮台。坡下众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革命者在此英勇就义,如今丰碑翠柏告慰先辈。1958年1月中共中央“南宁会议”期间,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等在这里接见4万多广西各族人民代表。此后坡上遍植广西各地珍贵苗木,修建毛主席纪念馆,以表达对毛主席崇敬之心。绿树葱茏的公园里还坐落着广西自然博物馆、白龙书院、海底世界,以荫生、水生、旱生三大植物为景观的荫生植物园也在其中。怀古、赏植、观鱼、游乐皆可,是众多游客首选的公园。
再走个一点几公里就能来到南宁母亲河——邕江边。“邕江两岸环珠玉,满眼春色铺新绿”近百里的邕江两岸滩涂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公园化、广场化改造,进一步提高绿化率、提升景观效果,大大小小的滨水公园和广场串成了一条秀美的碧绿珠链。
邕江大桥北岸江边片区无疑是高人气的“网红”景点。这片区域曾是旧城核心区,也是市里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地方。这里汇聚了多个南宁之最:南宁第一座电报局、南宁第一座公路大桥等。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出生于此,孙中山登临和发表演说于此,桂系广西省主席黄旭初住于此,毛泽东冬泳下水于此……春季江边的木棉红似火,古城墙上的榕树青如翠。喧嚣一晚的中山路美食街归于平静,赶早的车流穿梭于两岸间。新的一天开始了,东流不息的邕江默默地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古老与现代。
坐上地铁能够到达青秀山脚下。青秀山是南宁城区最大的“绿肺”。隋唐起,文人墨客纷纷来此避暑纳凉、登高听松,这由此成为南宁名胜。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恢复与开发,青秀山重获新生。如今漫步在景区内,不仅能感受广西各民族和东盟各国风情,而且还能欣赏到各类特色植物不一样的美。登上龙象塔塔顶,眺望邕江两岸城市风光,各式跨江大桥、正在崛起的五象新区尽收眼底。
随时节而行,在不同公园能看到不一样的特色美。12月至1月金花茶公园里的金花茶和山茶花竞相开放。2月至4月石门森林公园樱花片片,江南公园黄花风铃木黄花朵朵。5月至7月狮山公园荷花争艳、翠竹摇曳。8月至10月南湖公园大树繁茂、遮天成荫,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11月相思湖公园、龟山滨江公园落羽杉逐渐转红,预示着短暂的冬天正悄悄地到来。
南方水网多,南宁亦如此。除了穿城而过的邕江,还有许多条内河。内河污染严重是城市发展的通病,一条条臭水沟是城市的伤疤。近几年来国家愈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那考河、沙江河、水塘江及八尺江流域矿坑等市内绝大多数内河经过生态综合治理,已是“点点花树成星斗,条条碧纬织绿锦”。曾经人人都不愿靠近的地方,成了放松休闲的新去处。
一步绿,步步绿。耀眼的绿色在城市中绵延,填充每个角落。在她的装点之下壮乡首府成为一座花园之城、宜居之城。也正是她人们记住了这座城市——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