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机打纸引起的反响
承德 钱宝林
3月27日是星期日,距3月底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办理年票的期限只有几天的时间了。我和老伴去山庄德汇门办理她和孙子的离宫年票。9点多钟,德汇门前的售票处没有几个人。老伴拿着两张身份证和100元钱递进窗口。售票员把孙子的那张身份证退了出来,说要到另一个窗口去办理。我在老伴的侧面,顺手拿过来,递到特殊人群票办理窗口。我同时嘱咐老伴:别忘了要年票。老伴开始和售票员说明交涉:我们要票,是收藏用的。老伴叫我:没有,只给了这张机打纸条。我给孙子隆隆办的“年票”也出来了。是的,和老伴的一样,也是一个机打纸条。我询问售票员,怎么不给年票?回答:都没有了。凭身份证和手机绑定就可以进园了。
哦,我懂了,年票卡取消了。
我们进了城关门的市民通道,老伴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身份信息绑定到手机上,我凭着退伍军人优待证顺利地通过检票闸口。我就想,应该把年票取消的信息发到“承德券友群”让同伴们都知道这一变化。
用手机拍了两张机打纸条,9:26分发了个简短的消息:山庄的年卡都取消了。
张子玉老师(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9:41回帖:钱老师,今年全市景区基本上卡票都取消了,我每年都办,今年魁星楼景区有卡票,去年的旧票盖章,其它景区都没有卡票了,全部手机办理!
接着,他又补了一句:收藏承德景区年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王天林老师(券专委副主任)10:11分回帖:@藏友,双塔山景区也是手机电子票。
我(钱宝林)12:48分回帖@藏友(张子玉) @王天林 对于我们集券人来说,是有点失落的。
王天林老师:@金玉木 (钱宝林)不玩门票,改行摄影,或旅游达人。
李国林老师15:52跟帖:年票卡时代结束了,我还存了一些年票卡,放着吧。专集卡的人很少。
高兴武(券专委主任)16:32跟帖:@李国林 ,这些年卡更显珍贵!越来越少!
张英德老师20:29分跟帖:承德是旅游城市。很多人慕名而来。为了走时能有几张纪念票。留着给别人看看。我老家辽阳親戚说你在承德住真幸福。是吗?我没觉得。在外地人眼里承德人是很幸福的。但现在外地來旅游的人没带回去什么。也许有人说:不是照了不少像?我们是否建议还是印各种特色门票的好。这样更会吸引很多人來旅游。
杨帆老师(原门券协会会长)3月28日17:06分发帖:说给所有的门票爱好者,设计者,管理者:
今天看到了老钱的白纸门票,接张老的话说几句:景点门票的功能主要有三个:一,入门凭证,特别是商业经营性景点,要通过它计算营业收入。二,广告性。带有宣传目的,有的直接印上推广用语。三,欣赏性作为游览参观的补充形式,体味、品味,增加享受感。懂得这些性能的管理者,会从大处着眼,精心设计门票,让参观者意犹未尽,来过还想再来,并把这样的感受传播给别人。好典型的代表是北京首都美术馆,不收费参观,但是发放门票,门票都是精心设计,印制精美。
如果门票只是白纸一张,或者干脆没有门票。只具有一种凭证功能,景点的感染作用,教育作用,扩展影响,动人魅力,延续宣传会大打折扣。表面上看到的是印制费用减少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但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会大打折扣。这叫得不偿失!
荆淑霞老师:点赞!郑航宇老师:支持!讲得好!
寇瑞敏(副主任)20:42跟帖:除了杨校长讲的用途外,门票还有文化属性。每张门票上都印有各种信息,如票价,景点图片,景区等级标示(几A级景区,世遗标示等),二维码,防伪条码等。总之,门票上的各种文化也反映时代符号,经济价值,及丰富的文化内含。
再见了,承德景区年票卡
讨论可能还要继续,联想到北京的北海、玉渊潭的季节票、二十四节气票、北京公汽的纪念票都占有一席之地,也受到券友们的喜爱。就承德目前的形式和现状,景区门票没了,景区年票没了,站台票没了,车票也没了。谁能挽狂澜于即倒呢?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