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说券(173)现在开始为时不晚

——介绍几位名人养生的故事

保定市:刘铭元
显示日期2022-04-03;访问次数:472; 电脑端

现在开始为时不晚

——介绍几位名人养生的故事

刘铭元

欣赏这枚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券(见照片),浮想联翩,我们门券收藏爱好者,可以说多是文化人,每天都要看书阅报,更要浏览券研网,都离不开文字,还要撰写文章和制作展集,更要和文字打交道。

02中国文字博物馆_调整大小.jpg

长而久之,如果大脑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必然会出现问题,常见的病态就是晕厥,严重的甚至达到不省人事的程度,去年9月我就突然晕厥不省人事,中西医大夫一致认为就是用脑过度,除用药物治疗外,就必须静养,让大脑彻底休息。

   我们门券收藏爱好者,多是脑力劳动者,必须保护大脑,一要不生病,二还要长寿,就必须注重养生。我现在90岁了,更要吸取血的教训,把养生放在重要位置,今介绍几位中国名家各具特点的养生法给各位朋友,现在开始注重养生,让大脑得到适当休息还不晚。

陶弘景散步养生法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医药学家。他提倡散步养生法,散步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人人皆宜。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说:饱食后不可与卧,欲得步行务作以散之。散步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有助机体新陈代谢,缓解神经和肌肉的紧张,获得放松镇静的效果。古谚语云: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苏轼静坐养生法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和仲,也称苏东坡、苏仙。祖籍河北栾城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他提倡静坐养生,静坐要坐姿端正、双目微闭、全身放松、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15—60分钟,这对长期伏案苦读、工作和写作者的大脑是很好的休息良方。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静坐养生,并题诗云: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陆游睡眠养生法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城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提倡睡眠养生法,他一生是在三日无诗却堪忧的勤奋写作中度过来的。他一生坎坷,却享有88岁高寿,这与他不覓仙方觅睡方的养生术分不开的。他在晚年写作和读书时,一般都在二更鼓(晚上10时左右)睡觉。他认为睡眠是消除身心疲劳的最好方法。82岁时有诗云: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䐁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这首诗的意思是:老人不能耕田种地做农活了,但是喂鸡和猪,点一下鸡和猪的数目这些事没有忘记,这活还是要干的。干完活后泡一下脚再上床真舒服,稚幼的孙子逐渐长大,解决了烧热水的问题。

叶圣陶风度养生法

叶圣陶(1894—1988年),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提倡风度养生法,94岁无疾而终,在老一辈的作家中算是高寿者了。叶老的养生诀窍是:心胸开阔,淡泊名利,善调身心,劳逸结合,从来不开夜车。他一生结识很多人,但不论对谁他都能坦诚相待,不伤和气,故享有君子之风度的美誉。

名人养生法就介绍到这儿,供朋友参考,现在开始养生为时还不晚,祝各位朋友健康长寿!

待看下一个传说故事,且等老叟下文分解。

                             


编辑:王建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2-04-03 08:17:26

欣赏了,谢谢刘老师分享养生法。祝各位老师健康长寿!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2-04-03 08:32:48

欣赏,谢谢刘老师的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2-04-03 08:36:10

谢谢刘老师的经验之谈,我们年纪大的券友一定要切记照做。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2-04-03 09:11:27

拜读刘老师佳作!谢谢分享!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22-04-03 09:23:59

名人养生之道,值得凡人借鉴。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2-04-03 09:42:33

为刘老点赞!

姓名:俞无畏; 时间:2022-04-03 09:54:10

活到老学到老,刘老师是好榜样。点赞!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2-04-03 10:05:19

赞!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2-04-03 10:05:44

在几千年前名人之道养生,我们这一代更要知到养生,养生就是预防,,预防大于治疗,谢谢刘老!我健康,让别人健康,我们正在健康的路上。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2-04-03 10:50:36

古人养生,经验之谈。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2-04-03 10:59:33

谢谢刘老师分享养生之法!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2-04-03 11:09:00

拜读了……谢谢刘老师分享养生故事!……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已经从温饱逐渐提升到养生了,如张老师所言,我们应该走在健康的路上……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2-04-03 11:09:12

名人养生之道,很好的经验,谢谢刘老介绍!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2-04-03 11:28:10

养生护体,未雨绸缪,谢谢刘老分享!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2-04-03 11:30:46

拜读学习了,谢谢刘老师指导!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2-04-03 11:31:25

几种养生法,数载成习惯。谢谢!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22-04-03 11:58:24

谢谢各位老师鼓励!!

姓名:陈捷; 时间:2022-04-03 13:38:54

欣赏,谢谢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2-04-03 14:30:44

养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分享刘老经验之谈。

姓名:钟杰; 时间:2022-04-03 15:00:46

学习了,谢谢刘老佳作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2-04-03 15:32:57

名人养生之道,散步、静坐、泡脚后睡眠和调身心劳逸结合等法,谢谢刘老介绍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2-04-03 20:40:04

养成好习惯,持之以恒。谢谢刘老分享养生之道!

姓名:熊斌; 时间:2022-04-03 20:48:40

寿星现身说法,信誉度满分!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22-04-04 22:51:19

谢谢刘老师的养生之道,能不住院的少住院,能不吃药的少吃药,养生落实到健康快乐领域!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