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门券收藏中,经常能碰到假门券,本文就假门券的定义、鉴别、分类等进行初步的论述。
关键祠: 假门券 定义 鉴别 分类
一、如何定义假门券
门券在百度上解释为:门票,入场券。
百度百科中对门票是这样定义的:门票,通常是由商业活动的主办方或者旅游景点的管理方负责发行制作、销售并监管使用的一种有价票证。如公园、博物馆、体育场等。一般是一次性的,而且需要花钱购买,有时被称为入场券(当然也可能是为了促销或答谢老客户等发行的免费门票)。
因此以下的论述中,就将门券等同于门票,不再抠字眼了。
真门票,在通常情况下要符合的要素条件是:
是由商业活动的主办方或者旅游景点的管理方负责发行制作的;
是由商业活动的主办方或者旅游景点的管理方负责销售的;
是由商业活动的主办方或者旅游景点的管理方负责监管使用的。
是一种有价票证,需要花钱购买,当然也可能是为了促销或答谢老客户等发行的免费门票。
依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对假门票进行一个简单的画像。
1、不是由商业活动的主办方或者旅游景点的管理方发行制作的;
2、不是由商业活动的主办方或者旅游景点的管理方负责销售的;
3、不是由商业活动的主办方或者旅游景点的管理方负责监管使用的。
4、不是有价票证。
这个画像其实并不标准,因为总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很难用精炼的语言文字去描述。下面我将就常见的假门券进行分类介绍。
二、假门券的分类
1、仿照真门券制作的假门券
这种假门券是最为常见的,我们很多券友手中或多或少都有几枚,可能已经收藏了多年,却不知道它竟然是假门券。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济宁人民公园曾经使用过一套水浒一百零八将的门票,塑料材质,共有108枚,想收藏齐全非常不易。据了解,这套门票在景点真正使用了仅有几十枚,而停止使用后,有券友找到了印刷厂,将剩余的门票全部买下,才凑全了全套108枚。这套票的市场价格已近万元,想一枚一枚散票凑齐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全套从其他藏友手中买入。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就出现了假票。假票是将真票扫描后打印,但是假票用的材料偏白且不够透明,很容易被辨认出来。但是售假者往往会把真票和假票混在一起出售,如果不仔细看,就会上当受骗。我在无锡的拍卖会上就拍到一套此票,因为我参加的是网络拍卖,所以没有机会逐一去看实物。待我收到门票后,才发现其中十几枚都是这种假票。
石林景区曾经发行过多个系列、200余种照片票,这些照片票在目前市场上的价格从20元到几百元不等。由于照片票就是用冲洗照片的方式进行制作的,那么只要有老相纸,再用传统的冲洗技术,就有可能制作出跟原版难分真假的门票。购买照片门票时,要注意分辨,如果门票上的图案模糊、背后没有使用日期或日期过于鲜亮、门票没有使用痕迹,那么购买时请务必慎重。因为这些照片门票的价格偏高,金鸡岭、丹霞等照片门票价格甚至上千,造假者有利可图,就会铤而走险。
2、凭空臆造的假门券
有些景点一直没有使用过门票,但有些人为了牟利,就设计制作了假门票,在券友中售卖。下面举例介绍影响比较大的几种。
马本斋纪念馆、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一直都是免费开放的,从来没有制作使用过门票。喜欢红色门券收藏的券友很多都购买过这些假门票,大家都上当了。
2003年石家庄全国门券交流会上,滨州人孙某良携带着数十种山东景点的假票现场售卖,这些景点大都是没有正式开发、或者从没有发行使用过门票的。比如丹土遗址、唐赛儿祠、东营市年画博物馆等,还有一些是景点虽有门票,但他又自己臆造出其他图案的门票来,比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莱芜战役纪念馆等等。经过贾强的现场核实后,在网络上给予了曝光,并在公安局报案,至此孙某良永久的从门票界消失了。这应该是门票收藏界最大快人心的一次假门票打击案。
清西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先后使用过多种门券,而这样的景点也有臆造出来的门票。下面的这套四枚的假票,就是臆造出来的,相信很多券友都买过吧。
近几年,黑龙江、内蒙古也出现了不少假门票。例如:郭尔罗斯博物馆、鄂温克博物馆、鄂伦春博物馆、黑山头军事要塞、东宁要塞、阿克塞钦要塞、葛根庙等等,这批门票设计制作相对较好,背面无文字或有极少的文字,蒙骗了不少券友。
湖南、陕西也出现了一批红色景点的臆造票,比如岳北农工会旧址、高岗故居纪念馆4枚套等等。这批票设计水平很差、印刷也不好,基本属于“一眼假”的范畴。如果是现场交易,基本不会上当,但如果是网络交易,就很难说了。
造假者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还伪造出不少的早期票,下面的两张早期票相信大家都见过吧。
早期票售价高、设计简单,多为字券,更容易伪造。如果你在市场上发现某种早期票大量的出现,就要提高警惕了。
3、用简介或卡片等冒充门券
还有些人把简介、卡片、书签等加印或加盖上“参观券”、“副券”等文字,来冒充门票。
例如: 在船山学社的简介上加印“参观券”字样,来冒充门票。
类似的还有湖南的雷锋纪念馆、岳北农工会旧址等等。
4、景区印制的假门券
有些景区为了迎合收藏的需要,也会配合着制作适合收藏的门票。这些门票根本就没有在景区使用过,其制作目的就是买给门券收藏爱好者,从而谋取利益。比如: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白毛女艺术陈列馆、梅兰芳纪念馆等。
你会发现,这些门票普遍设计精美、都是全品,且是成套出现的,甚至一出就是几套。
5、其他
还有一种情况是:个人印制后提供给景区使用的门券,景区默认使用了一部分,而更多的门票会流入收藏市场。这种情况严格来说,不能认定为造假,但只能说这种门券的收藏价值不高罢了。
书签也经常会被冒充为塑料门券,而我们通常认定塑料门券的特征是:是否有副券?是否有编号?是否有门票的字样?如果都没有的,鉴定起来就有难度了。因为确实有景区拿书签来代替门券使用,这就很难考证了。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三、如何引导和规范门券中的制假行为
1、各门券收藏协会不应以谋利为目的印制纪念券。
门券收藏协会在组织各种活动时,都喜欢印制纪念券,这也无可厚非。大家为了留住美好的回忆,组织者也希望为自己的辛苦付出留个纪念,印制一些纪念券赠送给来宾,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绝不要为了谋利,批量制作所谓的门票,销售给门券收藏爱好者。如果这样做,整个性质就变了。这种纪念券会误导收藏新人,让他分不清收藏的方向。作为券友,在参加省级以上正规展览时,除了券史活动主题外,应尽量不用纪念劵,以免影响展集的评比成绩。
2、各级门券展览中应杜绝假门券
虽然在国展的评分标准中,对于假门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执行的标准并不严格。一方面是评审员自身的水平有限,判断不出门券的真假,另一方面是对于假票的纵容和漠视。我建议所有门券展览中都应该倡导使用真门票,而对于省级、国家级的门券展览,必须杜绝假门票,严格按照国展评分标准来执行,接受观众的监督。特别是高分展集,要公开分数的构成,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才能正确的引导门券展集的发展方向。对于使用假门券的展集,要直接在假门券上粘贴醒目标识,进行警告和扣分。
3、鼓励大家曝光假门券
朝花论坛上开辟了“假票疑票”和“门券鉴定”两个专栏,对于假门票、问题门票进行探讨,袁景中、李亮、徐忠、张景生等纷纷发帖曝光假门票,跟帖称赞的比比皆是,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事情。说明大家对于假门票都是深恶痛绝的,都希望通过网络来增长券识,避免踩坑。所以我们要鼓励更多的人来曝光假门票,揭露丑恶的制假贩假行为,由于制假者多为门券收藏圈内人,我们往往对事不对人,但是如果一但证据确凿,一定打击到底,让制假者在券界无法立足。
只有我们大家一起携手同心,才能揪出假门票制作幕后的黑手,还门券收藏一片清亮的天。
作者通信地址;
山东省聊城市育新家园15号楼451室
邮编:252000 电话:186054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