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4)长 征 精 神
王斌坤
长征精神基本内涵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忘我牺牲精神;敢于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道路的求实创新精神。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历时两年的战略转移中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2、红6军团(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相继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冲破国民党上百万兵力的围追堵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穿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等错误,纵横十余省,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座让中国人民世代铭记的历史丰碑。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更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积淀和凸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的不竭动力,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资源。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
习近平主席指出:“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2016年7月18日,习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长征精神又是当代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精神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又发扬光大,升华、生发出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精神,鼓舞和教育着一代代青年,为我们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神话。只有理解长征,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只有理解长征精神,才能理解我党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