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5)遵义会议精神
王斌坤
遵义会议精神: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务求必胜。
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通道转兵会址
猴场会议会址
苟坝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改组了中央领导机关,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正确轨道,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遵义会议使中共中央和红军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遵义会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列宁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东方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是东方共产主义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只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遵义会议期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解决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结束“左”倾教条主义统治,确定中央领导核心等重大问题。从此,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制定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战略策略,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遵义会议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的伟大开端。遵义会议坚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从遵义会议到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和抛弃“左”倾教条主义和“左”倾关门主义,坚持把中国革命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长征“落脚点”的确定与建立全国抗日战争的前进阵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遵义会议建立起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前经历了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王明、博古等五任主要领导,陈独秀犯过右倾错误,瞿秋白犯过“左”倾错误;向忠发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必要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与领导能力,最终成为叛徒;王明、博古是“左”倾教条主义代表人物。毛泽东同志政治上的高瞻远瞩,思想上的实事求是,军事上的丰富经验,策略上的深谋远虑,是遵义会议成功的重要条件。历史证明,核心问题极为重要,核心就是旗帜,核心就是凝聚力,核心就是组织力,核心就是战斗力,核心就是影响力。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革命顺利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稳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