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门票、地图、军服标志服饰......
于建洪 珍视那个年代的记忆
杜雅楠
于建洪展示收藏的门票集
走进省会民间收藏爱好者于建洪家中,你会看到装订精美的门票、富有年代感的石家庄地图、精美的军服标志服饰……今年63岁的于建洪,是一位退休干部。不同于很多收藏爱好者只专注于某方面的收藏,他涉猎广泛,热衷收藏门票、石家庄地图、军服标志服饰。
小小门票 别有洞天
1983年,于建洪的父亲身体不舒服,他带着父亲专程到北京某医院检查。利用照顾父亲的空余时间,于建洪参观了天安门、故宫等景点。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留作纪念,他将人民大会堂的门票保存下来,这也是他收藏的第一张门票。
参加工作后,于建洪需要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地方,他会利用候车的间隙,参观当地的著名景点并将门票保存下来。随着门票越来越多,他渐渐萌生了收藏门票的念头。
有时为了获得一张完整的门票,于建洪还会逛完景点之后再专门购买一张门票。“门票不仅能记录我的足迹,而且印刷精美,有收藏价值。”于建洪将收藏的门票按不同主题整理成册,并在每一页写下简单介绍。
在于建洪收藏的门票中,他最喜欢的是麦秆门票。这种门票的做工非常精巧,设计者将一截截麦秆摆成景点的图案贴在门票上,使整张门票看起来立体生动。
1996年,于建洪联合几位喜爱门票的“券友”成立了河北省旅游门券收藏协会。协会的会员们定期组织活动,交流收藏门票的心得,相互转卖、交换门票。
爱上收藏军服标志服饰
1964年,5岁的于建洪和姥姥一起坐火车前往获鹿(今鹿泉区)。在火车快要开动时,他和年迈的姥姥被拥挤的人流撞倒。这时,一位身穿军装的军人把他和姥姥扶了起来,并护送到火车上才离开。这段经历,让年幼的于建洪对军人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敬意,长大后看见和军人相关的东西,他就非常感兴趣。这些年,他收藏的军服标志饰品多达上百件。
于建洪介绍说,军服标志饰品包括肩章、臂章、帽徽、领花。他在古玩市场或网上看见自己喜欢的便会购买。为了和更多的人一起欣赏藏品,他还将收藏的臂章、帽徽拍成照片再配上文字发表到“美篇” 上,这使他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溢满家乡情怀的地图
过去出差到一个地方,于建洪会买一份当地的地图。回到石家庄后,他会将这些地图小心地收藏起来。在于建洪收藏的百余幅地图中,最多的还是石家庄的各类地图。
于建洪是地地道道的石家庄“土著”,他出生的村叫“石家庄”。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他喜欢收藏石家庄地图。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到书报亭询问有没有最新版的石家庄地图。
据于建洪介绍,石家庄地图不仅更新快,还分许多种类,有企业分布图、医疗指南图、交通游览图……在一张企业分布图中,可以清楚看到石家庄市各个工厂的具体位置。虽然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工厂已不复存在,不过在一张张地图上可以找到专属于那个年代的回忆。
于建洪收藏着一张1959年的石家庄地图,这张地图是他专门从网上购买的。于建洪说,通过这些地图可以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石家庄市民,他感到非常自豪。
(崔艳红荐自《燕赵老年报》2022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