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代表
湖北省襄阳市军休三所 王斌坤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党的正式建立。“一大”制订了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确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党旗,庄重、大气
一大会址,上海望志路
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出席中共一大的共有13位代表(另有两名共产国际的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他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山东、广东6个共产主义小组,每个小组2名,另外有1名是党的筹建人陈独秀指派的。具体名单如下: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上海:李汉俊、李 达;湖北:董必武、陈潭秋;湖南:毛泽东、何叔衡;山东:邓恩铭、王尽美;广东:陈公博、周佛海;特指代表:包恵僧。
一大代表的照片集中展现的不多,特别是后来成为反面人物的,在门票中极少显示。这次得到的铁路纪念站台票图录中,郑州铁路局2001年出版的庆祝建党80周年的一套纪念站台票上,就有13位一大代表的形象。这几张站台票分别在郑州局所辖的河南省多处火车站发售,当时要想集全,可得费点功夫。
中共一大代表:李达、张国焘、李汉俊、刘仁静
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
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
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
在数十年剧烈的革命洪流激荡下,在岁月的无情冲刷下,历经大浪淘沙,最终,13名代表分别走上了四种归宿。
第一种,成长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大典时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有毛泽东、董必武。
第二种,坚持革命,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成为革命先烈,有邓恩铭、李汉俊、何叔衡、陈潭秋、王烬美。
以上7位代表,他们始终坚持自己共产主义信仰的“初心”,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整个人生,直至宝贵的生命;他们更代表了近代百年中国革命中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勇于献身的数以千万计的先烈,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将永垂青史!
第三种,由于种种原因,脱离了革命。他们是李达、刘仁静和包恵僧。这中间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李达,他虽一度脱离了党的组织,但并未改变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成了一名“党外布尔什维克”,后又重返党组织;另一类就是刘仁静和包恵僧,他们放弃了自己原先的崇高信仰,名副其实地脱离了革命。
第四种,堕落成为革命叛徒和民族败类汉奸,他们分别是:张国焘、陈公博和周佛海。这三个人的堕落道路虽各不相同,但都是个人主义私欲所致。
《旧唐书.魏徴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即对照铜镜可以整理好衣帽,借鉴历史能够预知世代兴衰,听取他人教训オ能明了自身得失对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坚守的信念。对照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代表的经历,你会得到什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