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古画(8)济公画像
常州 费怀仁
杭州灵隐寺,大家都知道,太有名了,著名的古老寺庙。济公和尚,大家更熟悉,打从小就看济公的故事小人书,后来还出了电视剧,妇孺皆知啊。竹禅大师,可能就有不少人不太了解了,不要紧的,下面一张门票大家肯定熟悉,灵隐寺的珍藏《济公画像》,对,这就是清代书画大师竹禅和尚画的。
竹禅大师(1824—1901年),四川梁山县人(今重庆梁平区),清代著名的书画、佛学、古琴大师,曾为慈禧太后作画传戒。一生云游大江南北,游历过京都、天津、山西等地,曾先后住锡过成都、武汉、九华山、杭州、宁波、普陀、上海等地各大寺院,晚年回归故里,成为梁平双桂堂第十代方丈。竹禅大师平生爱竹,精于画竹,还喜欢画佛、菩萨和罗汉像,水墨人物竹石别成一派,并潜心摹绘了十六罗汉石刻拓片。门票上的这幅济公画像,应该就是竹禅和尚在住锡杭州灵隐寺时所作,成为寺庙珍藏。现在灵隐寺里有座济公殿,殿内供奉着济公禅师的铜像,高2.3米,重2.5吨,这尊铜像据说就是参照竹禅大师所作的画像塑造的。
济公,俗名李修缘(1150—1209年),临海(浙江台州)人。弱冠之年皈依佛门,法号道济,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世祖,1209年圆寂,后人将其归葬虎跑。他传奇的一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那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衫、似丐似氓、非僧非道、游戏神道的形象,人称“济癫”;他那扶危济困、劝化众生、救民离难、行善积德、嬉笑怒骂、好打抱不平的品质,民间呼为“济公活佛”。电视连续剧一曲“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走啊走,乐啊乐,哪里有不平哪有我……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我们从小就熟悉和喜欢的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