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名人家训 36
韩愈传世家训六句
韩愈(768—824年), “唐宋八大家”之首,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韩愈一生坎坷,仕途跌宕起伏,但勤学上进、清廉刚正的家风塑造了他不屈的人格,社会责任感和文人的使命感伴随他的一生。韩愈本人也注重 把为人处世品性、良好的家风家训传导给后人。勤学苦读在韩愈的家风家训、教育思想中一以贯之。
一、贫莫愁兮富莫夸,哪见贫长富久家。
贫与富不过是人生的一种境遇而已,贫与富都很难恒常。我们要学习的是,无论贫富,我们都会良知不失,底线不失,修养不失。修养从本质上说,无关贫富。从社会来说,一个公平公正的合理的社会制度则是提升人们修养最好的土壤。良知在人心,天道亦在人心。
金璧虽重宝,废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通过木材成为有用器物的过程和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道理,告诉儿子诗书、学识对于人的重要性。黄金璧玉虽是重宝,但难以储藏。学问藏在自己的身上,不管到哪儿都用之有余。阐述了学问才是让人终生受益的真正财富的道理。
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这句诗可以做为座右铭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学习上哪怕不聪明,只有勤奋、坚持不懈,才会有所收获,走向成功。
四、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有个很好的典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五、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木材能按圆规曲尺做成器具,就在于木工和轮匠、舆匠的勤奋劳动。人之所以能够成才,就在于他饱读了诗书。既指出读书之重要,又指出勤读之可贵。
六、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
做人不能靠父辈、不能靠背景,要靠自己的奋斗。成为君子还是成为小人,全看他们各自努力不努力。君不见,多少宰相、公卿都出生于普通农家啊。所以说,人没有贫贱之分,只有一个区分就是有没有才华、有没有学问,这是最大的区分。
韩愈家训通俗易懂且说理透彻,阐述了学问才是让人终生受益的真正财富的道理。反复告诫他的儿子,要认真读书,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够成为一个君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张厚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