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寺口是贺兰山著名山口之一,这里山大沟深, 三面环山,面东开口,口内有沟,即为拜寺沟。拜寺又称“百寺”,因在山口平缓的坡地上有大片寺庙建筑遗址而得名。据说沟口内外有200多座寺庙及多处塔林,这里曾是西夏最大的皇家寺庙。
在沟口北侧的台地上,耸立着两座古塔,一东一西,即为拜寺口双塔,又被称为东塔、西塔。东塔高约39米,塔心中空,西塔高约41米,略比东塔粗壮高大,塔身各层壁面中心辟有佛龛,龛内影塑神态各异的罗汉造像。双塔相距仅百米,皆为十三层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经测定,确认双塔均为西夏中晚期所建,距今已有近1000年历史,是保存最完整的西夏佛塔。
双塔平地直起,底层较高,平素无饰,双塔建筑既有中原砖塔的特点,又有西夏藏传佛教的传统风格,集绘画、雕刻和佛塔建筑艺术于一体,是我国佛塔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拜寺口双塔的来历有一个传说,话说很久以前,有一年兵荒马乱,山泉枯竭,民不聊生。一天晚上,在山前拜寺庙里的老增依稀听到有人在半空中说话。“此地不可久留”。老和尚出庙观看,只见拜寺庙东西两侧各约50来步远的地方不知何处飞来了两座亭亭玉立的佛塔。老和尚心想,天长日久难耐孤寂,只有钟声为伴,若有这两座塔相陪那该多好!决不能让它们再飞走。于是老和尚心生一计,点着一把火烧伤了东边一塔,西边一塔也就留下来了,因而得名“飞来的”拜寺双塔。
西夏时期的贺兰山,无论是在帝王还是在百姓的眼中,都是“神山”与“圣山”的代名词,历代君王相继在这里大兴土木,建造离宮别墅、佛塔寺院、陵园寝殿,并派重兵设防。贺兰山中仅有的 3 座西夏高层砖塔,都在拜寺口沟内,这表明了拜寺口在西夏时期的地位和佛教文化活动中的重要性。
拜寺口双塔是西夏王李元昊离宫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据考证历史上西夏国佛教为主要信仰,境内佛教盛行,开国皇帝李元昊信奉佛教,“他幼晓佛书,通晓经文”,在贺兰山拜寺口一带建了200多座佛教庙宇,寺庙规模宏大,随寺庙而建立双塔,两座清秀隽逸的宝塔,在气势磅礴的大山之中,傲然挺立,显得格外挺拔俊美。近千年来,几经重修,得到群众的保护,双塔秀貌一直未改。
双塔始建于何时史料并无明确记载,专家认为是西夏中晚期所建。但拜寺口双塔像一对情侣,始终含情脉脉,形影不离,历经岁月侵袭与多次地震,兀自耸立于贺兰山下。这个充满劳动人民智能结晶的杰出建筑,已成为研究西夏历史的重要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