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十届展“双先”访谈录(九)
先进集体——山西省收藏家协会门券专业委员会
访谈时间:2022年4月16日
访谈人:钱宝林(券研网记者,以下简称记者)
被访谈人:呂凌(中藏协票证委门券部副秘书长,山西省收藏家协会门券专业委员会会长,以下简称呂会长)
(记者):呂会长您好!我们又见面了。对山西我了解的不多,当兵时,1977年乘京原线火车到原平打过蓝球;2002年去过北岳悬空寺;2017到平遥认识了您。2019年又去了平遥和长治,见到了胡保平和张宝贵老师,我们开车从太原擦肩而过去了五台山。全国十九届、二十届展,我们相继在湖南醴陵和湖北鄂州见面。这次,我们总算能坐下来聊一聊了。
(呂会长):钱老师我久闻大名了,认识您很荣幸!您做事的那份执着令我钦佩,醴陵和鄂州国展的系列报道您功不可没。
(记者):是啊,我们为共同的爱好而努力。其实,您的那份认真和执著也是令我非常敬佩的。“人说山西好风光”门券交流会是你们协会的经典品牌,已经坚持了十多年。这个名字的来历我也知道,是我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的插曲,故事情节都忘了,但歌词却记忆犹新。可以说,这个契合点非常好。你们没有辜负这个唱遍大江南北好听的歌曲,而是真正地在全国券界树立起一面鲜红舞动的大旗。请谈谈她的诞生和成长经历好吗?
(呂会长):老会长李落书把这份担子交给了我,我深感责任重大,我自当要把它传承好,并发扬光大。创办初衷就是想以山西的门券交流活动来促进全国的门券交流,同时也想着打造山西交流活动的品牌,那么自然就想到了我们山西的歌唱家郭兰英唱的那首脍炙人口,经典传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在征得大家同意的基础上,决定用这首歌名来命名交流会。2010年我们举办了首届“人说山西好风光”门券交流会,且每年举办一届(2020年因疫情停办了一次)。至2021年已举办了11届,期间,还同时举办了全国第四届门券交流节和华北地区以及中部地区门券交流会。要做成一件事,我认为只有坚持才会有成效,创新才能有发展。在协会骨干的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和广大券友的支持下,我们逐步把展览和研讨也纳入进来,实施了我提出的“三驾马车”交流、展览、研讨齐头并进。
(记者):山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有人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的古建文物令人羡慕和吃惊。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请问你们在利用好这些旅游资源时,都做了那些努力?
(呂会长):首先是要立足省会城市,依托背靠省收藏家协会和太原会员多的资源,先后在山西省博物馆(现在的省民俗博物馆)、纯阳宫、双塔寺、太原晋商博物馆(现在太原党史陈列馆)、太原市档案馆和蒙山大佛景区等举办过各种展览(省展、专题展、邀请展和特展)。此外,我们利用山西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交流会期间和协会活动时,组织大家去太原、代县、定襄、五台、交城、平遥、祁县、灵石、文水、武乡、长治等地旅游,受到券友们的热烈欢迎。
(记者):你们的展览、交流活动实践,很好地提高了全体会员的整体素质,加之理论研究的跟进,所以在全国展中,你们提交展览的券集都有较高的水准。我们知道,门券收藏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研讨的总结和提升,你们将理论研讨活动,纳入地方交流会的固定项目,更是在全国引领先河,
而且做到了常态化。这对探索门券收藏的新领域、新变化、新发展,起到了开拓引领的重要作用,请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好吗?
(呂会长):您知道胡保平是我们协会的副会长,当然他也是门券部的领导,更重要的他是理论部长。加上张宝贵、周新娥、王丽荣等骨干。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怎么能不用好呢?我参加了平遥、醴陵和鄂州展会活动后,对门券理论研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到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项工作。为此,我提出了“三驾马车”的理念。我们在组织门券交流会时,同时举办门券展览,近几年又将理论研讨活动,纳入交流会的固定项目,确实在全国基层活动中首开先河,而且反响不错。于是,我们又尝试在协会活动中,开办了“门券开讲啦”讲座,白纪元、周新娥、罗斌林、于凤才、杨新渝等券友,先后登台讲课,交流创作券集体会,分享专题研究成果,激励大家深入挖掘门券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大家深入探索的积极性。
(记者):“门券开讲啦”,又是创新之举。有机会一定目睹他们的演讲风采。那么,年度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总结、有表彰。坚持每月例会制度。这些活动要做到对会员有吸引力、影响力,从而形成凝聚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方面,你们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呢?
(呂会长):我们每年在元旦放假期间组织年会,会议要总结上年工作,讲出成绩,提出不足,找出短板;同时提出新的一年工作计划,安排重点事项,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坚持每年隆重表彰先进会员。年会不仅要坚持,而且要开出新意。每个月坚持月初第一个周六是集中交流日和沙龙活动,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内部交流。这不单单是门券交流,也有藏识交流,思想交流和新人老人交流。扩大券协在省内的影响力。同时也检点落实工作计划,通报工作进度。现在内部微信群交流愈来愈重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看到您在鄂州二十届展门票拍卖会上潇洒自如执槌拍卖,我就知道这是经过一番深入磨练的。门票市场也要融入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你们大胆实践,把门票拍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拍卖的意义究竟有几多呢?
(呂会长):经验是要积累的,在打造品牌上我也是“见缝插针”。可能您也知道有个“人说山西好风光”门券交流微信群,它的特点是周六晚8时进行周拍,日常小拍。到目前已经坚持300多期了。而且,做到每周不落,算起来也有6年了。2020年3月我们还组织了几期为武汉募捐的抗疫义拍,得到了广大券友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效果明显,大家为之自豪!我在门券部分管交流工作,所以对门券的认知不仅是我自身作为收藏者的积累,也是肩负工作的责任。我们国家文物遗存和人文历史景观浩瀚无边,去认知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况且门券有自身属性和特点。山西交流会拍卖会我都是亲自主拍,加上我主拍每周微信群拍,所以才有了在鄂州的“临危受命”。我自己也没觉得有什么好。好的声音就当是对我的激励,批评的声音是促进我改进。
(记者):从我参加的几届全国展来看,山西的券集水平是比较高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据悉你们是通过层层选拔,严格把关才保证了高质量的。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好吗?
(呂会长):这和山西券协多年来坚持办展览是分不开的。在号召大家做专题,多做专题、做好专题上下了一些功夫。我们设立了专题展览部,由白纪元和杨新渝领衔。我们请陈明新老师在山西交流会上传授电脑制作门券展集的讲座;请白纪元和周新娥直播过专题的制作;还有胡保平、杨新渝、王丽荣、任文奎等都谈过门券专题制作。我要求凡是会员都要做专题,哪怕是一框呢。从来没有做过专题的王冰做了;张秀敏被“逼”也出了专题,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当然多“产”还是白纪元,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对报送的专题是要把关的。包括选题、制作、编排,甚至理解评审规则和大家提意见等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记者):说实话,办实事,有效果,一个组织的宣传力度也不容小觑,你们的做法都有哪些呢?
(呂会长):我们成立了理论宣传部,由保平会长分管,宝贵任部长。我们通过“券研网”、“朝花网”和微信群在交流会组织的前后,都会及时进行宣传造势。还有比较重要的活动也会重点报道。在这里我要再一次向“两网”表示感谢。作为山西券协的战略合作伙伴,山西券协真的受益了!今后要继续加大力度,起到“呼应”效应,实现合作“共赢”。同时,我们会鼓励会员积极参加各种宣传活动。在这方面,作为协会整体力度还显欠缺,这和我的重视不够有关系。今后要持续改进。
(记者):感谢吕会长接受我的采访。说了这么多协会的“内部消息”,是对我们券协组织和集券个人一个学习提高的契机。你们在组织活动时,请代门券收藏研究网和我个人向省券协的券友们问好,祝他们集券快乐,取得更多更好的佳绩。再次谢谢吕会长!我们有机会再面谈。
(呂会长):谢谢钱老师,真的万分感谢!在此我要谢谢中藏协票证委门券部、王建池站长和“券研网”的全体同志。祝网站越办越好!
山西省收藏家协会门券专业委员会会员近照(吕凌提供)
本文访谈者与被访谈人呂凌会长摄于湖北鄂州凤凰山庄前广场(付春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