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塔秀古城
张厚培
安阳市古城内有一座塔,因建于天宁寺内,故名天宁寺塔。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塔修造于公元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
文峰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砖身木檐,塔身是八角形,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7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尤为美丽壮观。塔的上身五级出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每层出檐的斗拱又不尽相同。塔顶有相轮、塔刹,塔的下身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其余皆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八根龙柱之间,有八幅砖浮雕图像,讲述了佛教的一些传奇故事,记载了佛祖的一生际遇,各组图像刻画得亦真亦幻,惟妙惟肖。历经千余年, 文峰塔的雕塑依然清晰可见。这些浮雕造型生动,形象逼真。
文峰塔为何有名呢?
首先,形制独特、天下一绝。一般的塔由塔底到塔顶越来越小,但此塔一反常规,由塔底到塔顶越来越大,上大下小,形制像一把伞,塔顶上还有巨大的喇嘛塔,这种结构目前在国内仅此一例。
在路边,远远地也能清楚的看到这座与众不同的塔。该塔只有五层,除了第一层较高外,其余四层均比较低,属于密檐式。每层塔檐为绿色,塔身除第一层外围红色,形成鲜明对比。塔檐是采用多层斗拱式来承重,上下塔身错开门洞,显得更别致了。
其二,一般的塔上都是石雕,石雕的耐磨性远比砖雕好。而文峰塔是一座砖塔,塔上的雕塑也是砖雕。整个雕刻人物众多,面部形象多,丰满浑圆,表情各异,姿态各不相同,衣装严谨考究,衣褶线条丰富规则。每个画面构图疏密适当,布局合理。几幅砖雕中行云的造型多姿,有的夸张流畅,有的密集细腻,很好地点缀了画面,除佛祖的造型有些雷同外,每幅砖雕人物动作截然不同,画面生动。为我国古塔砖雕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正因如此,文峰塔才成为无价之宝。
其三,文峰塔是一个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古建筑,每一个面都有一个传奇:正南面为三身佛,西南面为释伽佛说法像,西面为太子降生图,西北面为释伽佛雪山苦行修定像,正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东北面为佛为天人说法像,东南面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因此,文峰塔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朝乾隆年间彰德知府黄邦宁重修文峰塔,门楣上:“文峰隽秀”四字就是他题写的,那他为什么要在文峰塔上题写“文峰隽秀”四字?
据说灵感得益于一天的早晨,他在西营坑边散步,有了一个奇特的发现,当时太阳从东方照进来,来到文峰塔上,塔的影子落在小石桥上。黄邦宁就突发奇想,他觉得塔影像一支巨笔,小桥仿佛是一个巨型砚台,有像一个笔架。他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想着安阳这个地方该出才子了,于是,他在天宁寺塔门楣上题上“文峰隽秀”四个大字,饱含安阳人才辈出的美意,这座小桥和文峰塔也就有了如此美好的渊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