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是我国长江流域一处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遗址保存完好,内涵丰富,以发达的耜耕稻作农业、高超的干栏式建筑、独特的制陶技术为文化特征,真实地反映了7000年前长江流域繁荣的史前文明。它的发现和发掘动摇了中华远古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论,有力地证明了长江同样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兴建于1993年。藏品均为河姆渡遗址和同类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质地以骨、石、木、陶为主。博物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由文物陈列馆和遗址现场展示区两大部分组成。文物陈列馆紧邻遗址西侧,建筑造型根据河姆渡7000年前“干栏式”建筑“长脊、短檐、高床”的特点而设计,构筑出高于地面的架空层。人字形坡屋面上耸起5-7组交错构件,象征着7000年前榫卯木作技术,再配以土红色波纹陶瓦、炒米黄毛面墙砖,显得古朴、野趣,与河姆渡文化融为一体。序厅屋面形似展翅翱翔的鲲鹏,表现了河姆渡先民爱鸟、崇鸟的文化习俗。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天一阁为主体、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2.6万平方米,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和国家AAAA级人文旅游胜地。
1994年宁波博物馆与天一阁文保所合并,建立天一阁博物馆。该馆毗邻风光秀美的月湖,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而今已扩展为藏书文化、陈列展览、园林休闲三大功能区,融藏书文化、社会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成为展示宁波历史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