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十届展“双先”访谈录(11)
先进集体——吉林省收藏家协会旅游门券委员会
访谈时间:2022年4月20日
访谈人:钱宝林(券研网记者,以下简称记者)
被访谈人:孙会军(中藏协票证委门券部副秘书长、吉林省收藏家协会旅游门券委员会会长,以下简称孙会长)
(记者):世界说大就大,说小就小。自从我踏足门券,从认识承德的券友起步,到投身券研网,再到参加全国门券展,一路走来,认识了全国各地不少的券友同仁,感到非常荣幸和亲切。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还记得我们初次相识吗?
(孙会长):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在2017年9月,山西平遥全国世遗门券邀请展上吧。我看到你为了报道活动,到处忙碌的身影。那次展览因家里有事我是来去匆匆,没有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去年,即2021年11月在湖北省鄂州市举办的全国第二十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再次见到你,还是那样的忙碌,参会的那几天你的很多报道都是在半夜甚至是后半夜发出了,每天辛勤劳动达十几个小时,很是辛苦,更是体现了钱老师你的忘我敬业精神。在全国二十届展览上你荣获“最佳采编奖”奖,确乃实至名归。
(记者):其实,我们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目的是一样的。还是先谈谈您自己的收藏经历吧,是什么机缘让您踏入了门券收藏之路的?
(孙会长):我是1986年4月,当时单位公派我到江苏南京华东工学院进修,时间是一个月,除了每天上课学习外,利用周日休息和有时下午没有课的机会,几乎跑遍了南京市内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受之前集邮收藏的影响,将参观购买过的旅游景点门票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夹在一个纸质的笔记本保管起来。进修学习结束后乘火车在北京中转换车的机会,又游览了北京市的几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同样也是很上心的保管起来。回到家之后,将这次所使用的景点门票统一放在一本集邮册子里,因为当时的门票票幅都不大,有些和卷烟纸差不多大小,很好保管。因为门券上的画面涵盖到人文、地理和历史等,每一枚都是小小的艺术作品,也是记录旅游很好的纪念品,闲暇时间拿出来欣赏很是喜欢。
1987年4月,单位公派我去华东地区考察调研,工作之余游览了南京、镇江、无锡、苏州和上海市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也是将参观购买的旅游景点门票保管起来。特别是在南京市到朝天宫旅游时,无意中发现有一个收藏品市场,有很多人在出售使用过的景点门票,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并亲眼看见交流门券的场面,很是震惊,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有很多人在收藏门券。于是便好奇地在市场里到处打听行情,我记得当时的卖价是每枚门票一两毛钱,贵的也就五角一元吧。当时我的工资才54元,没有富裕的钱去多买,只是简单的买了点我去过的一些景点,其它版式的门票,和全国最著名的一些旅游景点门券。那时候也不讲究有没有副券和存根,也不懂什么叫全品,看见哪张好看就随便的买了一些。这是我第一次购买没有入门功能的属于收藏范围的景点门票,也算是我第一次踏入门券收藏之路。
(记者):您的机遇真的不错。我17岁到北京、天津,只知道吃,不知道玩。东北是块神秘和富庶的地方,广袤而深厚,看到你们晒出的一张张门票,就知道你们是多么热爱家乡那片土地。前两天,刘洪利老师代表你们亮出的分票,就充分证实了你们的收藏实力,用您的眼光看,东北境内的门券特点都有哪些?
(孙会长):由于东北位于我国的边陲,交通不是很方便,加上旅游资源和北京以及南方等一些旅游城市相比很是匮乏,景点门票设计的也很是单调,不是太受欢迎。但是也不乏一些珍稀和精品门票,在全国券友的心目中很受追捧,如早期民国时期的辽宁沈阳清昭陵和清福陵门票,以及建国初期的东北博物馆门票。上个世纪八十年的塑料票,有辽宁省大连市的老虎滩、鞍山市的千山和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等门券,本世纪初期的邮资券如吉林省集安市的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套票也是一票难求。
(记者):门票也是历史记忆的凭证。你们的《吉林门券》创刊于2004年12月,是全国券协办刊较早的协会之一,而且提出的口号非常响亮“立足吉林 面向全国 服务会员 服务券友”。可以说,当时的站位就具有广泛的前瞻性。那么,吉林券协当时的现状和形势是如何呢?
(孙会长):《吉林门券》刊是2004年底随着吉林省收藏家协会旅游门券委员会的成立而创刊的,《吉林门券》即是我们协会对外宣传和展示的窗口,同时也是我们协会学习其他省市券协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的媒介。我们与全国十几家券刊建立了友好关系,按时互寄刊物,从中了解和掌握券界的动态,汲取好的办会和办刊经验。我们办刊的宗旨,不仅仅停留在吉林省这个范围,而是面向全国券界,服务全国广大的券友,《吉林门券》的订刊读者,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读者的喜爱。
(记者):问一个我个人比较关心的问题吧。晚于你们《吉林门券》两年的门券收藏研究网,我是6年后才认识她,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机缘的情况下与券研网有了联系呢?
(孙会长):本世纪初,互联网刚刚兴起,也是创建门券收藏网站的初期,门券的专业网站大约能有十几家,但是最受券友欢迎的网站,我了解到每天登陆和点击量最大的只有两家,门券收藏研究网便是其中之一。那个时候没有微信群和公众号,每天工作之余,想了解门券界的动态和网上淘票,只有上网浏览这些个网站。我是访问门券收藏研究网和朝花门券收藏网的常客。个人认为门券收藏研究网与朝花门券收藏网最大的区别是,门券收藏研究网注重的是门券的鉴赏、展示和理论研究,以及教你如何创作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并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的展集。
(记者):吉林券协是带头发起组织“东北门券交流会”的,是什么时间确立下来的?当时的初衷又是什么?从地域上看,这好像是一副担子,一头是黑龙江,另一头是辽宁,这副担子当然不轻。当那两位兄弟毅然地与你们一起举起了这副重担,依我看,那一条扁担就变成了金箍棒。这金箍棒抡耍起来,就舞成了金牌效应。请再谈谈你们的配合和默契程度好吗?
(孙会长):2009年6月吉林省第五届旅游门券交流会刚刚落幕不久,辽宁省券协就发布了将于本年度举办辽宁省首届旅游门券交流会的公告,与吉林省券协办会的时间相隔也就2个月,而且,黑龙江省也有要举办旅游门券交流会的想法。同一年东北地区要举办三届交流会,而参会的人除了东北三省以外的其他省份来参会的人员不同外,可以说东北三省参会的人员应该是原班人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参会人员手里欲交流的门券和“券商”想出售的门券,品种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通过再次参会获得收获的可能性很小。因多次参会而发生的交通费、食宿费和会务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还劳民伤财。正是源于这个缘故,我大胆的提出,能否整合东北券界的资源,强强联手,共同受益。建议东北三省券协联合办会,从明年起轮流坐庄,每年举办一届。这个想法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东北三省券协主要领导班子,在共同赴会参加辽宁省举办的旅游门券交流会期间,召开专题会议,共同商讨联合办会的具体事宜。8月22日,辽宁省首届旅游门券收藏展在辽宁抚顺圆满结束的当天,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门券收藏组织领导班子,共计10余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大家一致同意联合办会的建议,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决定从2010年起,举办东北地区首届旅游门券交流节,办会地点定为吉林省长春市,会议还研究决定了第二届和第三届举办地点,先后定在黑龙江省和辽宁省,举办城市待定。从第四届起按吉、黑、辽的顺序依次办会。会后向全国券界发表了《8.22东北三省券协联合公告》。参会的原黑龙江省券协老会长王庆堂调侃,今天起东三省券联盟正式成立了。东北地区旅游门券交流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0届,最近这两年因受疫情的影响停办了两年,现在“东北门券交流节”已经形成了东北自己的品牌,深受全国券友的喜爱和欢迎。我们东北三省的券协会长,去年在湖北鄂州碰面后纷纷表态,疫情过后我们还要坚持办下去。
(记者):我从券研网上了解到,你们东北那疙瘩微信群里挺热闹。经常性地群星闪耀,常会给人以出其不意地惊喜。尤其是围绕用美篇整理、展示东北景区门券资料,走在了全国券界的前面。还有您的宏篇《券说大运河》,真有撬动地球之感。对推动门票收藏向纵深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孙会长):我认为东北地区券友收集门券的主攻方向,应该是重点要收集好东北地区的,重中之重更是要收集好本省的门券。俗话说“谁不说俺家乡好”,为了更好的让东北券友和全国各地的门券收藏爱好者,了解收藏东北门券的座标,我们经常在“东北门券微信群”和“黑土地门券微信群”里, 展示和征集东北地区的门券。一人抛砖引玉,大家踊跃跟帖亮宝,拾遗补缺,这种形式很有效果。很多“养在深闺人不识”压箱底的珍稀门票,纷纷面世,使大家在大开眼界的同时各自找到了差距,也精准地找到了下一步努力的目标。我和我们券协的常务副会长刘洪利先生,经常将自己的藏品和征集到的门券图片及时整理做成美篇,随时上传到微信群和朋友圈,便于大家收藏和随身查阅。
说到券集《券说大运河》,钱老师过奖了,这部拙作目前还在紧张地编制过程中。2021年11月,即湖北鄂州全国第二十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之后不久,接到了中国收藏家协会戴维嘉副会长打来的电话,向我要有关大运河的门券专集。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在全国第二十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开幕式的前一天,召开的全国旅游门券收藏工作会议上,戴副会长要求门券部出一部关于大运河的门券专集,参加2022年浙江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之前落成的中国大运河紫檀博物馆的开馆活动。门券部王部长在会上当场拍板,把这项即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浙江省券协。由于种种原因,浙江省券协的徐彬副会长向中藏协戴副会长举荐了我,理由是我之前有这个门券收藏专题,特别是为了收藏大运河门券专题的门券和旅游资料,专程跑遍了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沿途的主要省市和主要旅游景点。这边徐副会长想让我来接下这个任务的电话刚一撂下,戴副会长的电话就打了进来。起初我担心这项任务很是艰巨有些顾虑,加上券界的能人很多,特别是地处大运河旅游景点比较密集的江浙地区不乏有很多券友在收集这个专题,之前也有券友展览过这个专题。我打电话给门券部王部长汇报此事,王部长说不能再换人了,你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基础,你就代表门券部完成这部专题吧。言语中感觉像是命令,没有推托的余地,我也只好服从。心想毕竟本人是门券部的主要成员,要敢于勇挑重担,既然领导这么信任,恭敬不如从命。
大运河门券展公开对外展览,我想这是一件大好事,原来的门券收藏展览只是在门券界的小圈子里,展期也仅有短短的几天,很多省市级的展览开幕式即是闭幕式。这次在杭州大运河博物馆里对公众长期展出,这对推动门券收藏走向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门券,认识门券,喜欢门券,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门券的收藏队伍当中,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必将推动门券收藏事业的蓬勃发展。
(记者):感谢孙会长接受我代表中藏协票证委门券部,还有理论部、券研网的专访,也感谢您向全国的券协组织和券友们谈了这么多的经历和经验,再次谢谢您!
(孙会长):钱老师你太客气了,能接受门券收藏研究网站记者的采访,感到很荣幸。我们彼此因为门券相识并结缘,欢迎有机会带着家人一起来到我的家乡,北国江城吉林市做客旅游。同时也欢迎有机会参加东北地区旅游门券交流节,感受东北券友的热情好客,体验券界“东北精神”的真正内涵。
这是今年初,吉林省券协组织的一次年会活动的照片,地点是在刘洪利老师创办的东北门票博物馆。这张照片有趣的是,有左至右的排序是按着年龄的大小排的。(孙会军提供)
湖北鄂州二十届展开幕式后,本文访谈者与孙会军会长(左)、熊斌秘书长(中)在孙会军会长展集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