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莲池书院
河北保定 彭森
莲池书院展室刘春霖塑像
《池畔苦读》
《名师授徒》
莲池书院为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奉诏而建。建于素有“城市蓬莱”之称的古莲花池园内,并以莲池冠名书院。莲池因书院而著名,书院因莲池园林秀美,聚引学子,弘扬教化而声播四方。书院是清代直隶最高学府,是传播传统儒家文化,培育文品双馨的封建士人的官学化教育机构,深受清廷重视,乾隆皇帝四次莅临书院,赐匾题诗勉励师生。光绪年间,在张裕钊等大师主持下,改革教学体制,创新教育理念,开设古学,提倡实学、新学,接纳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反对科举制度,开展中外学术交流,开一代新风,享誉全国,声振东瀛。书院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停办,历经170年历史。
莲池书院一时间名满天下,莲池书院以大儒硕学为师,成为“全国书院之冠,京南第一学府”。鼎盛时期的莲池书院与湖南岳麓书院南北交相辉映。汪师韩、章学诚、黄彭年、何秋涛、王振纲、张裕钊、吴汝纶等众多学冠天下的宗师大家,刘春霖、王发桂、尚秉和、胡景桂、王树彤、孟庆荣、傅增湘、冯国璋等一大批彪炳后世的高徒学子,精彩演绎了莲池的历史辉煌,使这里成为长达两个世纪的重大政治活动场所和直隶文化教育中心。
莲池书院当时藏书颇多,万卷楼中最多时曾达到3万余卷,众多藏书对在此修业的学生颇有帮助。此外,还有《莲池书院法帖》刻石38方,这是一部珍贵的书院“石籍”,其书法格调高逸,技艺超绝,至今保存完好。
书院开设西文(英语)、东文(日语)学堂,招收外籍留学生,聘请外籍教师。张裕钊与日本留学生宫岛大八的师徒之情同样是书院一大亮点。
毛泽东主席曾于1918年和1952年两次来到莲池,毛主席说:“莲池有名,是因为有莲池书院,莲池书院当时在全国是很著名的。”
齐白石《莲池书院图》
末代状元刘春霖状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