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神秘传说的塔
张厚培
山西省素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之称,从南到北、由东至西,古塔星罗棋布,以种类多、规模大、历史久,造型殊、设计妙、结构巧在山西古建筑品类中自成体系,成为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令人叹为观止,应县木塔就是其中之一。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即北宋至和三年。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为7400吨。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平面亦为八角形,高九层,五个明层,四个暗层,外观为五层六檐。
木塔在设计和施工上匠心独具,在结构上采用双层环形、空间框架。上层柱脚插在下层柱头的枋上,并向内递收,形成一层比一层小的优美轮廓。全塔没用一个铁钉子,3000吨木构件,全靠构件互相卯榫咬合。千年间历经地震雷劈、枪击炮轰,却至今屹立不倒。
关于应县木塔的修建,有一个旧的民间传说,还有一个新的学者考证。
在应县的民间传说中,将木塔的建造归功于我国传说中的木匠鼻祖鲁班。传说鲁班的妹妹与哥哥赛手艺,妹妹说在一夜里能做十二双绣花鞋,哥哥鲁班要是能在一夜之间盖起一座十二层的木塔,就算哥哥的手艺高。结果,鲁班真的修成了十二层的木塔,只是修完之后土地爷承受不住,塔直往地下陷,鲁班便举手一推,将塔分成两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天的内蒙古一带,留下的五层慢慢地钻出地面,就成了如今的释迦塔。
学者考证认为,应县木塔的修建,与辽代社会崇奉佛教、皇室彰显荣耀以及边境军事用途直接关联。①社会崇奉佛教,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②皇室彰显荣耀,与著名的外戚世家萧氏家族的皇后,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生母萧挞里“萧太后”有密切关系。③边境军事用途,则因大辽与北宋常年陈兵应县木塔西南方向的雁门关一线,可登高远眺、侦察军情。
应县木塔建成至今已近千年,世代相传着许多关于木塔的传说,因为未发现文字记载一直未有定论。
民间流传有三颗宝珠护佑着木塔。避火珠是说天空打雷,炮火袭击,木塔一概没有失过火,是有避火珠把火逼走了;避水珠是说原来应县城四个角都有水,可是到了塔底下就没有水,这座塔寺也不下沉,是避水珠起了作用;木塔上面一直没有尘土,就是说一有尘土,避尘珠就把尘避走了。
民间传说木塔夜间有放光现象。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曾托梦给佛宫寺中的慧能大师说,当地人虔诚信佛且经常布施修缮佛殿,应得好的报应,于是便在塔内放了一颗夜明珠,以使人们对报应有所察觉。
传说应县木塔四周飞舞着无数的燕雀,并有燕雀长年居住,飞舞的燕雀帮助清除白蚁等虫害保护了木塔,所以应县木塔不会受到虫害。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木塔与应县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据说,应县人一生下来就开始听父母讲木塔的故事,这是“听塔”,学会走路后先是自己去“看塔”',然后“登塔”。长大后,继续跟别人讲木塔的故事,这是“说塔”。成了家还要请一个塔模型回家,这是“敬塔”。
应县木塔设计之精密,结构之合理,质地之坚固,均为世上罕见,它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高度赞扬。应县木塔是世界最高的木塔,它与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