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杂感

河北省:康立群
显示日期2010-04-05;访问次数:555; 电脑端
修改标题和作者 修改文章


  清明到了,门券收藏研究网站特别举办前辈的纪念活动,富有创意,也很有意义。
    1985年,一棵幼苗在收藏界的百花园中破土而出,它兴奋地东张西望,又感到四周十分陌生,是啊,在这以前,莫说中国,就是世界上还从来不曾有过一个收藏旅游门券的组织。它很活泼,蹦蹦跳跳,很快和集邮、票证收藏交上了朋友,它一边学习借鉴,一边思考自己的路子,它没什么框框敢于实践,成长很快,甚至后来居上。
    第一代券友就是这样在探索中在闹笑话中开拓着前进的道路。当年的许多佚闻趣事包括在今天看来的傻事,都成了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嵌进了券史的第一章节,不知不觉地塑造着这个圈子的内在气质和外在风格。
    同任何一支队伍一样,无可避免新翠辈出、老叶凋零的代谢规律,值此清明之际,情不自禁又忆起他们。
    忘不了石家庄余炳祥老先生,最后一次探望时,九十多岁的老人连说话都困难了,仍用颤抖的手拉开抽屉取出10元会费,当时我豆大的泪珠扑簌簌往下落。
    忘不了罗敬平老先生,德高望重、誉满券坛,那次畅游焦山时特别提到券界要扶助新人,要发扬顾全大局的精神,还兴致勃勃谈到南通门券收藏的发展蓝图,计划近期举办首届展。
    忘不了兰州张毅安先生,通信20年未曾谋面,他后来身体欠佳,但直到最后一年春节,我照例收到他的贺年片。
    忘不了北京段武先生,陶然亭会议期间对外地券友的热情、关心、帮助。
    忘不了常州朱孟昭先生得知河北成立了券协,专门向我交流了开展活动的经验,并拿出珍藏的门券托我分送河北券友。
    忘不了张家口胡光宪先生……
    忘不了景德镇占谨泉先生……
    忘不了……
    他们是平凡的人,但都在门券收藏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们的热爱、执着、境界、品位,值得后人永远学习。
    记得台湾有部电视剧叫“情义无价”,佛家也把众生称为“有情”,有情有义正是券界的一个传统,互相帮助,慷慨捐赠、无私奉献的事例不胜枚举,一个“情”字犹如千丝万缕使我们因缘聚会、一见如故。珍惜它吧。若干年后,当你已是白发苍苍,叼着大烟袋,盘腿坐在炕上,翻看一枚枚门券时,我敢肯定,在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张已故的和健在的鲜活面孔,如烟的往事早已化为一片浓浓的情。
    十六届展时,谈到去世的券友,一位朋友说,再过些年等“那边”的券友多了,也可以成立一个门券协会。虽是戏言,但我倒真希望如此,将今世的情续到来生。
    怀念老友,思绪纷乱,文章也无条理。
    感谢网站建池站长、各位编辑和工作人员。

                           【编辑:丁华能】

编辑: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