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图书馆举办“中国世界遗产门券收藏展”
湖北襄阳 王斌坤
世界遗产地是指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从1987年长城、故宫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始,至2021年,中国共有56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地最多的国家,自然和文化价值不仅被世界权威组织所认可,同时也被全世界人民所熟识,这也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强有力体现。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宣传世界遗产,国务院决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中国的世界遗产日是6月11日。为了更好地宣传世界遗产,襄阳市图书馆联合襄阳市军休三所,举办了“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影”中国世界遗产门券收藏展。
展品由襄阳军休三所休干王斌坤提供。王斌坤喜好旅游门券收藏,近四十年来共收集旅游门券二万余枚。从1987年长城等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始,他就跟踪中国申遗动态,对于新通过的世界遗产项目,及时收集、整理相关门票,及时补充,编写说明,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世界遗产门券展》
展览在迁入不久的襄阳市图书馆主办,这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其馆舍建筑形态别致,为智慧树造型。设计灵感来源于襄阳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城市山林”的哲学思想,凸显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主办方为这次展览专门印制了贵宾券,其画面的主体就是图书馆的外形。
此次展览的门票
展览布置在图书馆大厅右侧。6月10日上午,举行了简短、庄重的启动仪式。图书馆郝伶俐馆长和军休三所吴孟虎所长及嘉宾40余人出席。仪式上,吴所长向图书馆赠送了军休三所编印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辅导读本(门券收藏研究网正在连载此书的内容,并在6月10日介绍此书)仪式结束后大家饶有兴趣的参观了展览。展览将持续到6月30日。
展览启动仪式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展览,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宣传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