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难忘的一次红色旅游(12)探寻红军长征足迹
承德 刘运峰
说起来话长啊,那是十年前的2011年10月13日,我和老伴参加了九寨沟双卧10日游旅行团,该团是老年独立组团,全程陪同导游1人,正式团员20人。我们走的西北线,这条线可是不一般啊,他是当年红军曾经走过的红色热土!
我们乘坐大巴车,从兰州出发,进入甘南大草原。甘南,云一样的洁净,光一样的灿烂,甘南曾经留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
大巴一路前行,公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膘肥体壮的白色长角羊,在那里无忧无虑的啃着满地的青草。
此季节绿草、黄草相间,白色长角羊膘肥体壮(车上抓拍)
车上拍照的清真寺
大巴车途经甘肃省小麦伽之称的临夏,开到甘肃土门关,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是藏回两区的分界点。
回藏两区的分界点:土门关(下车拍照)
土门关由甘肃临夏市管辖,海拔2170米,是由四川、青海经甘南藏区通往兰州的主要隘口。土门关以南为夏河县地,以北为临夏州地。据有关史料表明,清雍正三年(1725年),土门关被辟为汉、藏、蒙茶马互市场所。关门早开晚闭,是行商客等出入关口,均有驻军巡查。关门与城楼在1949年被拆除。曾立有“汉蕃交界”石碑,今皆无存。一过土门关,最明显的是房屋建筑全是藏式风格。
第四天,大巴车开到了若尔盖川主寺,听说这里有一座红军纪念碑园,趁下午休息,我和老伴顾不得转街欣赏当地风情,迫不及待的步行几里地前去参观。红军长征纪念碑园由中共中央决定兴建,占地19.27万平方米,1988年4月动工,1990年8月25日落成,邓小平亲笔题名。纪念碑在山上,因为这里山高缺氧又太累,老伴没登到山顶,我也气喘嘘嘘,爬一会儿,歇一会儿,终于爬到山顶,近景瞻观了纪念碑,并摄影留念。
这座碑被誉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 耸立于位于四川松潘县川主寺镇海拔3100米的元宝山顶,总高41.3米,三角立柱体,象征三大主力红军(红一、二、四方面军),碑顶上立着近15米高的红军战士铜像,双手高举,一手执鲜花,一手持步枪,成“V”字形,象征欢呼长征胜利。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
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
邓小平题“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说起过草地的艰苦,就不能不提“松潘草地”。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是西进草原的要隘。1935年5月至1936年8月,红一、二、四方面军都曾走过这里,很多烈士被这里的沼泽吞噬。因这里的川主寺临近国道,也是到黄龙、九寨风景区的路口,过往人流大,影响面广,因此将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定址于松潘县川主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建成后又便于中外游人参观。如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和纪念园成为松潘红色旅游风景区。
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
九寨沟是这次旅游的最远点、最靓点,但不是最终点。19日下午游完九寨沟后,我们4点乘坐大巴车,再次回到川主寺镇住宿。次日早餐后,7点20分,我们乘坐大巴车离开四川川主寺,沿着来时的路,回甘肃省合作市用午餐和住宿。一路上途经四川阿坝区藏族牧民的乐土,再次欣赏了甘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期间,热心服务的导游还让司机临时停车,让大家尽情拍照。 令我惊喜的是,大巴车在途径四川若尔盖县班佑加油时,我眼睛一亮,发现路旁草地有一座纪念碑,静静的矗立着,我第一个跑过去观看,直指云天的纪念碑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碑座上刻着四个黄色大字“胜利曙光”。
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与碑刻文字
碑座左边刻着一段文字:我急忙用照相机分四段照了下来,其中两段内容如下:
“红三军在草地上走了整整七天,终于进到班佑。我们红十一团过了班佑河,已经走出七十多里,彭德怀军长对我说,班佑河那边还有几百人没有过来,命令我带一个营返回去接他们过河。刚过草地再返回几十里,接应那么多掉队的人,谈何容易。我带着一个营往回走,大家疲惫的抬不动腿。走到河滩上,我用望远镜向河对岸观察,那边河滩上坐着至少有七八百人。我先带通讯员和侦察员涉水过去看看情况。一看,哎呀!他们都静静地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我逐个察看,全都没气了。我默默地看着这悲壮的场面,泪水夺眶而出。多好的同志啊,他们一步一摇的爬出了草地,却没能坚持走过班佑河,他们带走的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却是曙光和胜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一个一个把他们放倒,一方面是想让他们走得舒服些,一方面再仔细检查一遍,不能落下一个还没有咽气的同志。最后发现有一个小战士还有点气,我让侦察员把他背上,但过了河他也断气了。我们满含泪水,脱下军帽,向烈士们默哀、鞠躬告别,然后急忙返回追赶大部队。 摘自《王平回忆录》”。
我们同车的老同志看了这段字,都情不自禁的流出了热泪。后来查资料才知道,王平时任红三军十一团政委,后来的开国上将。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和“胜利曙光”雕塑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在班佑河畔一次牺牲人数最多的八百名红军烈士而建。2011年9月28日,在纪念碑所在地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举行了建成揭幕仪式。我们拜谒时,离揭幕仪式结束还不到一个月。
“胜利曙光”四个字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寓意着红军烈士带走的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是曙光和胜利。
遥想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爬雪山过草地,与天斗与敌斗的惨烈,再看今天这里的牛羊满坡、新建的加油站、平坦的柏油马路,一辆辆呼啸而过的大货车、旅游车、小轿车,怎不叫人感慨万千!我们怎能忘记初心,我们怎能不更加珍惜今天!这次旅游,给我留下了最难忘的一次红色旅游记忆!
我们承德券专委的领导张子玉老师在市国税局举办红军长征专题展览时,还特意约我把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照片传给他,制作了一套两枚参观纪念券,深受参观者喜爱!
张子玉老师赠送的纪念券,券图为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