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知识学习笔记(十五)版画
常州 费怀仁
版画,是绘画形式的一种。用刀具或化学药品等在版上刻出或蚀出画面,再复印于纸上,就成了版画。版画艺术在技术上是一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而发展的。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版画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的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中国复制木刻版画已有上千年历史,创作版画则起自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开始了我国的创作版画。从此国内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以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版画有木板、石版、铜版、锌版、麻胶版等品种材料,经刀刻或蚀出画面再印于纸上,在绘画美术中独树一帜。
中国版画的起源,根据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版刻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这一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流派的兴盛期。
版画的艺术特点:
1.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木刻)。
2. 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3. 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4. 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风格。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版画在历史长河中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
版画的分类:
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瓷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石膏版画等。
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
按制作方法: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综合版、电脑版等。
按照制作技法分:凸版和凹版;
凸版版画可分为:木面木刻、木口木刻、水印木刻、油印木刻。
凹版版画可分为:凹雕版、腐蚀版、美柔汀版。
总之,木刻家善于运用和发挥木刻的特色,才能称得上是创作木刻版画。至于版画还必须经过印刷才算完成,而手印版画又有多种印刷技巧,成为版画家艺术创造的一个组成部分。版画的艺术性知识性非常强,这里只是涉及皮毛了。
门票上的木刻版画:
(文:参考和摘录百度百科、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