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情未了》之“序言”“张文自述”
编者按:
张英德先生所著《山水情未了》一书,序言由其现在英国的二女儿张文所撰。为了让券友们更多地了解张文,我们特意选择在该书中所写的“自述”。序言标题由编者后加。
序 言
我和我爸爸一起,把他一个一个字手写到稿纸上的自传敲到了电脑里,编辑成了几万字的回忆录。
这个过程加深了我对父亲的崇拜和理解。在输入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为我爸爸的卓越才能感到钦佩。在六十年代没有电脑等高科技的背景下,他自己制作沙盘,手绘图纸,自测各种水库桥梁的尺寸,阅读大量书籍等,大胆设计很多即使是今天看起来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项目。都过去了几十年,很多工程到现在还在使用。看到我爸爸经历的苦难,我感到非常难过。抗日战争,苏联红军等,饿得捡树叶和错吃蜡烛。我也为他的乐观精神所感染。爸爸会滑冰,打乒乓球,拉小提琴,二胡,口琴等,才华横溢,年轻时也是帅哥一个。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坚定对理想的探索,对事业的坚守和家庭的担当。我爸爸跨越那样多人生沧桑,在古稀之年仍乐观健康地生活着。
我眼前又出现了小时候的画面,外面下着瓢泼大雨,我们一群人在小学教室里望眼欲穿地看着窗外,期盼着家长来接。只有我爸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冒着大雨赶了过来接我,泪水布满了我的眼睛……
现在真是感觉弹指一挥间,自己一直忙忙碌碌,却忘记了父母会老去。其实跟父母一起的日子也就是18岁之前,上了大学,开始工作,出国留学等就已经是渐行渐远。每次放假回家离开的时候,妈妈都在窗子旁边望着我离开,有诸多的不舍!
衷心地感谢父母将我们姐儿三个抚养成人。我想诚挚地说,我爱我的爸爸妈妈,为这一生成为你们的女儿感到骄傲!
今天是除夕,在我即将踏上回英国的路上时,写出了这个简短的序言。是为了亲朋好友更多地了解我的父母,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加努力,更懂得珍惜。
祝愿父亲生活愉快,老年幸福,百年长寿!
张文
二〇二二年一月三十一日
附:张英德二女儿张文在《山水情未了》一书中的自述
52岁获得爱丁堡大学的心理治疗博士的录取,这是全英国这个领域最高学历。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智商并不是很高的人,记得很清楚小学数学老师讲完立体几何提问,我就回答不上来。老师说这堂课白讲了。当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笨的人。但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从名不见经传的师专,到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研究生,留学到英国获得利物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到现在爱丁堡大学的博士,一路走来,我觉得就是勤奋,努力,意志坚强。
从河北到北京,从北京到曼彻斯特,一路艰难地走过来。作为一个来英国留学的穷学生,我记得为了挣生活费,在中餐馆打工,圣诞节忙的天翻地覆早上九点到凌晨3点,中间只休息了10分钟,还要被人吆喝来吆喝去。毕业时候到全世界找工作,最后只剩下200英镑又回到英国,那种绝望和无助,都是我经历过的。从这种悲戚的状态到多少年的奋斗,成为北京电视台系列纪录片“成功华人在海外”的一个人物之一,到后来受英国皇家邀请去白金汉宫参加爱丁堡公爵奖,以及获得英国政府颁发的杰出少数民族人士为英国贡献奖GAB,这期间的失败,泪水,艰难也只有我自己能体会到。就像那首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之前出版的“如何正确踏上赴英留学之路”和“感受英国”已经成为过去,之后的几年里我会专注于写青少年心理指导。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
有个很好看的电影叫“愿望清单”,也打算给自己设计一个清单,比如去跳伞,开飞机,多学几门外语等。也许有一天你看到有个80岁的小老太太获得了奥运会铁人三项的冠军,那个人有可能就是我呦!
心理学有个理论说“人生就是剧本”,小的时候,是父母做导演。长大了是你自己导演你的人生。比我聪明,成功,富有,日子过的舒服的人太多了,但是我只看我自己的剧本,前50年活得并不差,后半段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
快乐童年 小学时光
母女相拥相爱
获得学位
张华、张文与父母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