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难忘的一次红色旅游(22)梅园依旧忆故人
烟台 都兴水
距南京原国民政府“总统府”东侧不远处有一个绿荫青葱的街区,花木掩映着几幢青砖小楼,这里便是中国现代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梅园新村”。
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就在国民党的眼皮底下,运筹帷幄与蒋介石政权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中国革命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梅园新村30号的内院有一幢青砖灰瓦的精致小楼,这是中共机关的办公主楼。院内的翠柏、石榴、腊梅、葡萄和蔷薇都是当年留下的原物。
跨上台阶进入小楼室内,左边为周恩来的会客室,在这间会客室里,周恩来同志经常接待来访的民主人士、国际友人和新闻记者。会客室里面一间,是代表团几位负责同志的餐室。会客室对面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有周恩来用过的写字台、转椅、笔砚、地图等物,办公室里间是他们的卧室。
在梅园新村的那段日子里,周恩来每天的工作都十分繁忙和紧张,经常在夜深人静时,他的办公室仍亮着灯。

梅园新村35号是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等代表团成员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这幢小楼现已辟建为“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在纪念馆庭院的正面墙前立着周恩来全身铜像,铜像高3.2米,以周恩来同志当年步出梅园新村30号大门的照片为原型,表现出周恩来坚定、沉着、机智、从容的革命家形象。

此前,我与友人有幸来到这里参观。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件展出的文物,都会让人想起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仿佛看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代领导人那繁忙的身影,想起他们当年战斗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艰苦岁月。
通过参观和导游的介绍,使我受到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岁月如梭,历史喧嚣早已复归于宁静,而伟人的英名却万世流芳。“梅园新村,几度春风,小院依旧,令人常忆故人!”

编辑:王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