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贺寿而建的宝塔
张厚培
镇江金山之巅有一座始建于一千四百余年前的塔,当时是一座七级石浮屠。千百年来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座为母亲祝寿而建的宝塔,而且建塔人还是历史上一位名相——一生先后侍奉北宋神宗、哲宗、徽宗三个皇帝,官拜尚书右仆射(右宰相)的曾布。
话说宋哲宗年间,右丞相曾布独当国政,受到左丞蔡京不遗余力的倾轧,因提议儿女亲家陈祐甫为户部侍郎,被蔡京抓了把柄,遭到排挤,罢相谪贬润州,做了一个府官。
曾布早知镇江金山寺是佛教重地,在来镇江之前(即宋哲宗元符末年 1100年),就在金山寺为超荐其母,用“西府之俸”,于南北半山各建一塔,一名“荐慈”,一名“荐寿”。这两座宝塔,寄托了曾布对母亲浓浓的思念。
明初双塔倒塌,明穆宗隆庆年间重建时,合二为一,在荐寿塔旧址重建新塔,名“慈寿塔”。 清咸丰三年(1853年),这座塔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金山寺住持隐儒自行募修此塔。他奔走南北,多方募化,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下,约历五年,募银29600两,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建成,即现在的慈寿塔。慈寿塔为砖木结构,八角,七层,楼阁式,高40米。慈寿塔玲珑、秀丽、挺拔,矗立于金山之巅,和整个金山及金山寺配合的恰到好处,仿佛把这座山都拔高了。
说来也巧,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适逢慈禧60寿辰,为了贺寿,两江总督刘坤一特地进京朝见慈禧,献媚道:“老佛爷六十大寿,卑官没有什么厚礼,只是在江南镇江金山造了一座宝塔,取名慈寿塔,祝您长寿万岁。”慈禧心想,这宝塔标上她的名字,兀立在江南名山之巅,实在非同一般寿礼,不由渐露喜色。便问刘坤一:“你祝我长寿,看我能活多大?”刘一听却张口结舌,一时无言以对。心想无论说多说少,都会招来杀头之罪。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群臣百官之中,有一小孩从身后很敏捷地递给他一张小纸条,他一看如获至宝,迅速呈上,慈禧一看原来是“天地同庚”四个大字,便喜笑颜开,大大奖赏了刘坤一。后来这四字便被刻于慈寿塔下。
这个机智从容的小孩,就是湖南一位八岁侍童李远安。慈寿塔外花墙上,刻有“天地同庚”四个大字,据说这四个大字并非当时的大人物所写,正是出自李远安之手。
慈寿塔和金山寺一样,因《白蛇传》而名闻遐迩,但在百官中会有一个八岁的孩子,还能递上一张小纸条,就有些牵强了。曾布为母亲祝寿而建慈寿塔可信,而刘坤一为慈禧贺寿而建就只是传说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