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收藏(18)“小卡片”的分类鉴赏之二
湖北 周建钢
题记:
拥有发言权,是因为“量”的积累提供了依据,是因为深入研究和思考,手中掌握了发言的“话筒”。

上篇简要介绍了早期卡中的“白纸卡”、“彩纸卡”和“图案卡”的形成轨迹和时段。
本篇重点说说中期卡,中期卡是武汉“核酸卡”中的重头戏,许多“文创卡”的精品“套卡”,就诞生于这个时期,也是将武汉“核酸卡”推于收藏高潮的时期。
根据所藏的武汉“核酸卡”在时间上的显示,“乖乖虎”卡通卡是中期卡里最早出现的文创“套卡”,并且是九种颜色一直发行后期,到底有多少种,藏界的大咖们都被搞晕了头。

可以看到,3月9日就开始逐步有以“虎年”生肖图案为背景的“核酸卡”大量涌现,在这个时候,只有少数人萌发了收藏“核酸卡”的念头。

文创卡
何谓“文创卡”呢?即根据“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所形成的“核酸卡”。
“文创卡”的炫酷式发布,使本来充满“伤痕”的心灵得到心理上的抚慰,人们在“捅喉咙”的麻木中寻到了一份浪漫的释怀,收藏起漂亮的“文创卡”。
武昌区是在最全市率先发布“文创卡”的辖区,最先上“头条”和“热搜”,新闻抢眼的造势,掀起了收藏“核酸卡”的浪潮。黄鹤楼地标套卡就是热捧之一。

在武汉,如果有人拍着胸脯号称是“核酸卡”收藏的大咖,那他必定拥有拿得出手的几套“文创卡”的精品套卡,甚至还有更多的不同版本的珍藏,那我们就要送他一个无比自豪的美名“卡神”!

在武汉玩“核酸卡”收藏的大军中,真的不缺“卡神”。除了手中珍藏有许多稀罕的精品之外,还有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
按武汉的俏皮话说“会媚,媚的象腐乳”。这个意思就是说,在“捅喉咙”的前后,能够向工作人员多讨要几枚“核酸卡”。
“不会媚”的人,也许还会遭到“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尴尬局面,那个味道,那种感觉,真的令人感到面红耳赤,“蛮掉底子”。

换了一个地方,在硚口区崇仁路每周六“核酸卡”的赶集大会上,还要有“会聊”的技术活。
如同武汉人平常里“贼人”道,伙计,会说话不会聊天。意思是说,聊天,要聊的相互投机,彼此投缘,蛮会“套近乎”,熟人聊的象亲戚,陌生人聊的象朋友,最终,别人挖空心思搞不到的卡,他却凭“三寸不烂之舌”轻而易举的搞到了手,这叫“板眼”。

话说回来,武昌“首义”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在武汉的“核酸卡”精品珍藏中,不难发现,凡在3月10号之后,一直到4月10号之前的一个月内,世面上发行最多最漂亮最抢手的“文创卡”,当属武昌区无疑。
“核酸卡”收藏爱好者们,口头上最为津津乐道的,也就当属“黄鹤楼”。也就是说,如果手中冇得几套武昌区发行的“文创卡”精品,根本就不具备号称收藏“大咖”的资格,顶多算个“小鱼小虾”之流。

在“文创卡”的系列中,又可以细分出“地标卡”黄鹤楼系列,“实景卡”长江江滩套卡,还有中华路街的红巷套卡,粮道街胭脂路的汉味小吃套卡、百年名校套卡、名人旧址和故居套卡。
等等诸多套卡里,都充满着浓浓的“汉味”文化,其中,武昌区发行的“核酸卡”套卡,无论是说“首义”之举,还是说在文创设计之精美上,都属“核酸卡”套卡中的佼佼者。

比方讲,你手中有几套“文创卡”的复品,或者说更多,那么你绝对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实力派”收藏者。
在武汉“核酸卡”交流和交易的收藏市场上,是要以实力说话的,没有实力就硬足不起来,说白了,就是冇得“底气”。
收藏市场上,从最先的“人情味”逐渐变得有点“铜臭味”,这也是任何市场发展的必然。
有实力的人,套卡换套卡,精品换精品,楼卡换楼卡,军卡换军卡……。冇得实力的,舍得花“银子”也行啊,一般般的套卡10元钱,不贵。到了上等级的精品卡,冇得大几百元,拿不下来。
武汉“核酸卡”的收藏渠道,除了核酸检测点、收藏市场交流交换和购买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亲朋好友帮忙收集。
借朋友说的一句朴实的话,“我心中有你”。是的,把一个人放在心里,是一份情谊;而要把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核酸卡”的收藏也放在心里就不易了。
因此,我感同身受的、百感交集的向“经心艺术团”的兄弟姐妹们道上一声谢意,谢谢你们“把我放在心里”,让我感受到无比温暖的同时,也让我体验到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惬意,弥补了收藏武昌区“文创卡”的缺憾。

许多收藏爱好者在享受过程中,也更享受结果。仅有过程而没结果是不完美的。虽然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人们还是抛弃世俗的偏见和肤浅,努力去追求极致的完美。
在武汉“核酸卡”发布的中间阶段,武昌区的“文创卡”套卡也不是在一个时点收齐,往往是一套四枚,要分四次做核酸检测,或者是更长一点时间,才能全套出齐。所以,一但擦肩而过,也许就差哪一枚。
某天,朋友赠送的一摞“核酸卡”中,你惊奇的发现,竟然有一枚“魂牵梦绕”的精品卡出现了,圆了自己的梦。过程和结果都有故事的“嚼头”,这样的收藏看似平淡无奇,却令人兴奋不已,回味无穷。

为什么武昌区的“文创卡”会得到众多收藏者的“追捧”,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设计精致,奇思妙想,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就这套“百年名校”而言,平时人们司空见惯,出现了视觉疲劳。而一但四所名校同时出现在一套四枚的“核酸卡”上,就显得格外抢眼,尤其是背面的图案和文字,更招人爱不释手。“古韵粮道”、“文脉粮道”、“融合粮道”和“幸福粮道”。绘出了街政府要打造粮道街的总体设计方案的精髓,达到了“核酸卡”凭证的效果,又宣传了建设新粮道理念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武汉的市民眼里和心里,现在都有一个共识“武汉每天不一样”,到底是么样的不一样咧?这一套“文创卡”中的“实景卡”,就让人一目了然,触景生情,群情激昂。
武汉的“两江四岸”,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旧貌换新颜。武汉的地铁“四通八达”,让人穿越时空,缩短了时间和距离。
背面上的祝福寄语“祥云瑞气”、“元气满满”、“平安喜乐”、“逢测必阴”,恰似人们核酸检测,确保平安的心里愿景。

“实景卡”中的长江大桥,堪称“一卡难求”。从中期走到后期,“桥卡”越来越稀罕少见,偶有一枚,都会视若珍宝。
武汉的桥,扬名四海,威震四方。武昌区能够“拔得头筹”将桥印刷成核酸套卡,却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见之明。

除了长江上的桥,还有沙湖上的桥。在武汉的长江流域,已经架起了13座跨江大桥,而武汉的沙湖水域面积与东湖相比要小的很多很多,奇怪的是要问沙湖上有几座桥,蛮多的人都答不上来,包括我在内。
所以要感谢武昌区“核酸卡”的设计者,让沙湖桥登上了“核酸卡”,一哈子,都知道了沙湖水域中建有五座桥“双湖桥”、“放鹰桥”、“云中桥”、“歌迪桥”、“烟霞桥”。并且,分时段的不同,还出版了大小不一的三种“沙湖桥”的核酸卡。
说“核酸卡”有魅力、有吸引力,是叫人学到了知识,长了见识。正是受“沙湖五桥”的诱惑,我正式走上了收藏武汉“核酸卡”的自觉道路。

说了桥,在来说武昌的长江江滩。能够将江滩的风景搬上“核酸卡”,自然会引起人们极高的兴趣。
武汉人基本都知道,在武昌区的杨园街辖区里,江滩上有一棵“网红树”,是初次逛江滩的人必须到此打卡之地。
“网红树”出了名,也带动了周边的风景:京汉铁路、航标塔、四美塘的“石碑”,汇成了一套精致的“实景卡”。

后记:
漂亮而精致的武汉“核酸卡”,在中期阶段的爆屏式涌现,给收藏界带来了一股清新活泼的气息,为助力武汉抗疫,发挥出从所未有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中期里的精品套卡,是层出不穷,不断翻新,随着武昌区“文创卡”的引领,全市各区的“核酸卡”如盛开的花朵,竞相绽放。

楚风雅颂
2022年6月30日于武昌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