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名人家训 44
况钟《示诸子诗》
况钟是明代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和包拯“包青天”海瑞“海青天”,并称中国民间的三大青天。况钟聪颖好学,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习知礼仪,处事明敏。
况钟也是一位廉洁齐家的典范,他身体力行“清风两袖”,虽在富庶之地为官,却能廉洁无私,“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以一代清官著称。同时他也严格家风家教,对于后代的教育,也丝毫不马虎,形成了严谨的家风。况钟曾给自己的子侄写过《示诸子诗》、《又勉子侄诗》,作为“庭训”,来教育子侄。
《示诸子诗》中写道:“我生际承明,幸厕春官列。虽无经济才,尙守清白节。汝曹俱长成,经史未明彻。岁月不汝延,努力无暂辍。圣学苟能穷,斯克续前烈。非财不可取,勤俭用无竭。非言不可道,处默无祸孽。临下必简严,事上务和悦。持心思敬谨,遇事毋灭裂。惟能思古道,方与兽禽别。”
一首诗,一百个字,可谓语重心长。教育子孙人生在世首先要守“清白节”,即要遵守做人的道德,不是应得的钱财不能要,否则就成了不懂是非、不知廉耻、一味贪婪的衣冠禽兽了。
《又勉子侄诗》中写道:“存心立品贵无差,子孝臣忠两尽嘉。唯有一经堪裕后,任贻多宝总虚花。膏腴竟作儿孙累,珠玉还为妻女瑕。师剑古箴传肖者,取之不竭用无涯。”
告诫子孙要珍惜时光,学经悟史,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莫要为金钱所累,勤俭持家,本份理财,只有自身勤俭,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况钟的大儿子况宁修族谱时,根据父亲的意愿,拟定家训六则,经况钟过目修改、审定后写入族谱,流传至今。《示诸子诗》、《又勉子侄诗》以诗言志传达了况钟勤俭务实、尚德修身的治家理念。他在家训中声明,子孙即使才能平庸没有经世致用之才,也要坚守清白高尚的节操。
张厚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