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景点里的传说(56)
沈阳中华寺
相传唐朝取得天下后,寻天下龙脉。一日宰相魏征夜观天象,见东北有条龙脉,便亲自考察。他发现被称为灵山的山脉宛如一条巨龙,且龙头的下面有条大河,古云:“气成风则散,界水则止”,蛟龙近水,已渐成气候。据说蛟龙到河中央便会腾空而起,威胁大唐江山。因此,魏征特派大将尉迟恭率兵在龙头上建庙,起名为“灵山寺”,并在龙背上挖一条沟,叫“断龙沟”,以镇住龙脉。根据史书上记载,灵山龙脉是沈阳最早的有帝王之相的风水宝地。与沈阳素有的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遥相呼应。因此,中华寺周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沈阳是帝王之都,灵山中华寺是帝王之源。凡是到了中华寺的信众,都能达成心愿。
灵山寺传至第四代时,寺中僧人海顺法师养得两条巨蟒,其中母蟒额头正中央处显“中”字斑纹,公蟒额头正中央显“华”字斑纹,遂称此两条巨蟒为“中蟒”和“华蟒”。后来,“中华”二蟒成仙,化为寺中护法。到清初时,根据“中华”二蟒的功德,改“灵山寺”为“中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