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说东北景点的沿革(91)沈阳九一八陈列馆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纪念碑和陈列馆相结合的建筑。始建于1991年5月,于“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当时馆名为"九·一八"事变陈列馆,主体建筑即为如今博物馆标志性建筑残历碑。
1995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行第一次扩建,其后短短三个月内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及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捐款、物资达5000余万元。社会各界及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捐款、捐物人数达366万多人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亲赴沈阳为扩建工程奠基。
1999年9月18日,新馆落成并对外开放,同时更名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新馆题写了馆名。
2008年1月31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工程竣工重新开放。建设“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总投资达到了1.3亿元。
2021年1月1日起,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起停止对外开放,实施场馆全面陈列改造。历经九个多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发布公告,将于9月18日13时恢复对外开放,17时30分闭馆(延时一小时),疫情原因当日限流人数1000人次。9月19日开始正常对外开放。近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在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九·一八” 历史博物馆馆内的“九·一八”事变纪念碑,为砖石水泥筑成的空心体,纪念碑从平面上看其形状是一幅巨大的东北地图,前方有一几何形的广场,底座四周为不规则的绿色草坪所围绕,整个建筑高十八米,宽三十米,厚十一米,用混凝土铸成,花岗岩贴面,呈立体台历状,两边对称,上面布满弹痕与骷髅,台历的左面刻着“1931年 9月18日”,右面记录着事变的发生过程。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附近有“九·一八”事变炸弹碑,是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为炫耀他们在“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而建立的。“九一八”事变博物馆和残历碑,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表达了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