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钟鼓楼(4)磁县
磁县古称磁州,鼓楼位于磁县城内中山街中心,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由知州童启所建,名曰“天中第一楼”。楼基呈长方形,东西长46米,南北宽30米四周墙壁全部用青砖砌成。楼基高8米,面积为1380平方米。清代雍正年间,磁州改为京都直属,鼓楼曾称为“畿南第一楼”。民国十三年(1924年),改名为“中山楼”。1954年因战事将鼓楼拆除。
磁州鼓楼于1995年6月新建落成。其建筑风格为仿明清代鼓楼式样。均依照原样建设。台基四周一道多层锯齿砖檐环绕,檐上筑有垂直围墙,陴垛依次相布,共58个。鼓楼即建于其上。整个建筑为东西长方塔形,分两层三檐,每层高3米有余。其中底层面积较大,二层较小。每层檐上均有琉璃万覆盖,金碧辉煌。每层四角翘起,呈起飞状。檐下各种花纹图案动态逼真,古色古香。该楼了顶层檐上为纯琉璃万覆盖,呈塔形,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