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最标致的塔
张厚培
苏州不仅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也素有“宝塔之城”的美誉。姑苏旧时有七塔:双塔,白塔,石塔,瑞光塔,北寺塔和虎丘塔。其中瑞光塔可谓是其中最标致的一座了。瑞光塔始建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是砖木结构楼阁式塔的典型实例,七级八面,塔高43.2米。
传说,在北宋时,高僧圆照禅师在禅院开坛讲经,其讲述博大精微,出神入化,天地动容,度化百灵,顿时塔上显现出了五色祥瑞辉光,而佛殿上的法鼓也神奇地自动发出阵阵鸣声,园中枯竹重变青翠,池中的白龟参禅,四大祥瑞景象齐现,众人惊诧不已,都认为是佛祖显灵,于是为了感念佛法恩德,遂更改寺名为“瑞光禅寺”,塔也定名“瑞光塔”,从此瑞光塔声名远扬,成为江南一带重要的佛教建筑。
瑞光塔中曾多次发现珍贵文物。1963年,发现木佛两尊,石佛一尊以及大中祥符年间砖刻题等文物若干件。1978年4月间,又发现真珠舍利宝幢、观音、如来铜造像、木刻印刷和碧纸金书的经卷共100多卷,为五代至北宋时文物。
话说1978年4月的一天傍晚, 有3名小孩子一起到瑞光塔上捣鸟窝。当他们爬到第三层的时候,无意中摸到一块松动的塔心砖。好奇心驱使,他们抽出了这块塔心砖,又发现其他的塔心砖也能被抽出,结果越拿越多,直至打开了整个一面墙的砖龛,塔心内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穴。三个孩子担心暗藏机关,遂拿砖头向洞内扔去,当听到回声后,决定爬下洞穴。在地洞中,他们发现一个很大的黑箱子,但哪里知道,就此打开了一座尘封千年的宝库。当他们继续动手打开了大黑箱子时,终于发现了藏在黑箱子里的真珠舍利宝幢。这事说来挺怪异,却是实实在在的真事。
真珠舍利宝幢木函 真珠舍利宝幢
那个大黑箱子就是真珠舍利宝幢的木函,上面的墨迹:“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八日记”的题记,可以推断出大黑箱子是于公元1013年被放到塔心窖中的,这距离孩子们发现它已经过去了965年。
真珠舍利宝幢,是用珍珠等七宝连缀起来的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有大小相等的珍珠达四万多颗。制作手法上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木雕等十多种特种工艺,综合了当时木雕、描金、玉雕、穿珠以及金银细工等多种工艺技术,展示了多个独立的局部构件的轻巧结合。凝聚了许多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心血,是一件稀有而珍贵的宗教艺术品。真珠舍利宝幢造型优美、构思独特,工艺之精巧举世罕见,代表了整个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的集锦。
宝幢大约有120公分高,整体呈八角形。发现之初被放置于两层木函之中。主体部分由楠木制成,从下到上可以分为三层:须弥座、佛宫以及塔刹,其中须弥座还可以再分为三层:底座、须弥海及须弥山。当然,宝幢最重要的其实是中间的佛宫,也呈八角形,佛宫中心是一座经幢,外套八根套金银丝编织菱形网的长柱。经幢正面刻有“南无摩诃般若波罗密”,另外七面则分别以真、草、隶、篆等字体阴刻填金“过去七佛”的尊号。经幢中空,内置两张陀罗尼经咒和一只浅青色葫芦形小瓶,瓶内有九颗舍利子。
真珠舍利宝幢是一件珍贵的佛教艺术品,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作为珍稀历史文物入选中国九大“镇国之宝”,被评选为“镇国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