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与门票
大安
火花是收藏界术语,用百姓通俗话讲即火柴,更老的人也说“洋火”。我小时候就听到家里老人洋火长洋火短的说法。
在三、四十年前,火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必需品,有段时间甚至是发票限购的紧俏商品。火花成为一大众收藏品,我年少时多多少少也收攒了些火柴盒,主要觉得好玩。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燃、煤气逐渐进入我们百姓家庭,打火机及厨房用具进步,使得火柴逐渐退出了市场。前些年各地酒店、宾馆在客房里还有摆设,现如今因禁烟一般也不提供火柴了。火花收藏慢慢变成了小众收藏,集玩的人少了。
李涌金先生目前是国内火花收藏大家。用我们外行话说:“火花多的没法数,几柜子装不下”。几十年的收藏,增长了见识,获得了众多称号和赞誉。现在李涌金先生是国字号《中国火花》刊物的主编,还在为中国火柴工业及火花收藏奔波劳碌。
李涌金先生也是一位门券收藏前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收藏门票、柬证,关注老上海门券。八、九十年代门券收藏界活动他还频繁参与,是我国门票收藏早期参与者。前段时间,门票界白丁先生搜寻早期门票收藏、理论研讨者,刊录人物中有李涌金先生。我与他微信,李先生说现在也喜欢门券收藏,只不过精力有限,只能是“唯精唯一”了。李先生现专注于火花收藏,倾心办《中国火花》,门票收藏江湖圈很少露面了。
这么些年来,李涌金收藏的火花在不少城市举办了展览。展览是免费观看,印制门票是为活动纪念,是礼仪程序上的完美。
收藏是相通的。需要有心、有闲、有钱。收藏纸质藏品的人在市场上寻宝,前后左右总能碰到火花、酒标、票证什么的。买了这件,顺手购进那件,就购成了如今我们百花齐放的收藏局面。祝愿李涌金守好《中国火花》编辑之门,也希望闲暇时间整存好老上海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