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名人家训 46
余靖《从政六箴》
余靖北宋名臣,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政治家、改革家、外交家、思想家和诗人。他与范仲淹、欧阳修、尹洙被尊为北宋“四贤”,韶关风采楼就是为纪念北宋名臣余靖而建。
在余靖的政治生涯中,写有一篇著名的座右铭《从政六箴》,即“清箴”、“公箴”、“勤箴”、“明箴”、“和箴”、“慎箴”。是他给自己提出的六条规范,是他为官从政,清政廉明,克勤克俭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为官一生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时刻警戒自己,教育后人。
清箴:
政为民纲,清本士节。立于寡过,先乎自洁。根不坚固,枝必颠折。
清就是清廉,这是从政者的基本操守,故列于六箴之首。余靖认为,根基不固,树枝颠折。他告诫从政者,要做清官,不要做贪官;想少犯错误,就要洁身自好;巧取豪夺,罪恶贯盈,必遭阳诛阴罚。
公箴
厥初生民,罔有纪极。群居离处,斗智竞力。乃建官司,分其曲直。所以衡鉴,所以纠纆。抱公绝私,是为率职。
公就是公正,这是从政者崇高的思想境界。余靖认为,官府要为民分辨是非曲直,同样的罪行不应有不同的处罚。要秉公执法,不为亲隐。不要畏惧权势,不能徇私枉法。有这种坚定信念,才能治理好国家。
勤箴:
爵以昭德,官惟择贤。怠则职废,勤则政宣。恪恭修德,厥德乃全;黾勉励志,其志乃专。譬如农功,日夜思焉。
勤就是勤勉,包括勤政和勤学。余靖认为,官员要择贤而任。君勤臣才不敢惰,当官要尽职尽责,没有遗留未办妥的事情,才是名臣。他劝诫为官者切勿贪图安逸,应努力办好事、办实事。
明箴
函血奋气,争斗所起,区区强弱,茫茫真伪。巧诈千端,奸邪万计。 ……舍状探情,譬于衡诚。邪正区别,是为精明。轩铜照胆,不将不迎。尔妍尔丑,安能遁形。敢告有位,无忘励精。
明就是明察、明辨、明断。余靖认为,社会现象极其复杂,从政者遇事一定要分真伪、知轻重、辨邪正。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明辨是非,透过事物表象看本质,才能心明如镜。
和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凌上忽下,于义何如?刚而又方失乎正,柔而又圆近于佞。济之中和,可以从政。
和就是中和、和谐。余靖认为,对人求全责备,过于严苛则没有朋友;凌犯尊长、轻漫部下都不合义理。性刚强又严苛待人,实在太过分;性柔而手段圆滑,又近乎邪佞。从政者一定要刚柔相济,要宽容才能达中和。
慎箴:
所以去恶者,如草之蔓;履霜者,如冰之坚。太仆之马,数而后对;温室之树,问而不言。动而三思,静当有虑。俭则易足,谦则无忤。狠则多争,傲则众怒。好乐者,所贵无荒;纵欲者,终闻败度。语曰: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车之下无伯夷。古之训也,慎者从之。
慎就是谨慎。余靖认为,从政者要谨言慎行。勤俭则易于满足,谦和则不会忤逆;凶狠则与人多争,高傲则引犯众怒;好乐者不要荒废事业,纵欲者终将落败;绝对不能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从政六箴》作为余氏家训,总结出“清、公、勤、明、和、慎”等六字箴言,告诫后人为官处世之道。他首提便是《清箴》,提出清廉是从政的最大操守,抱公绝私、一心为公是从政的重要原则,勤勉是从政的应有毅力,明察、明辨、明断是从政的综合素质,中和是从政的博大胸襟,谨慎是从政的持重风格。《从政六箴》将清明治国与廉洁齐家完美地融和在一起,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厚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