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券上的《活档案》
襄阳市军休三所 王斌坤
什么是档案?我最早听说的档案,那是个跟本人如影相随的东西,上学、调动工作、晋升、入伍、转业中都有它的身影,据说你的经历、得到的奖励和处罚都有记载,但当事人大多没见过其中的内容,非常神秘。
随着阅历的增长,对于档案的认识不断地全面和加深,现在知道“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都是档案。不过,作为一个普通医务工作者,我没有机会接触国家机关、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的档案,但每天都接触病历,也叫病案,这也是一种档案。这样一来,对档案的神秘感也就稍淡一些。
中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2013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我国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向大众普及档案知识。今年宣传的主题是: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下面,我就把自己应用门券资料进行党史宣传教育的情况作一汇报。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喜好上旅游门券的收藏。因为门券包罗万象,涉及风景名胜、名山大川、著名建筑、各类博物馆、革命遗址、重要人物及历史事件的纪念地,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及各类展览活动,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经四十年的努力,我已集藏了旅游门券2方面万余张,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整理,或按地区、按专题归类录入电脑,便于查找。还编制成《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的5A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毛泽东诗词与风景区》《襄阳好风日》等门券专辑,陆续在博物馆、图书馆、学校、部队等单位展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广受好评,并被多家媒体报道。战友及朋友们戏称我的门券藏品是门券“档案”,小百科全书。我在集藏门券的过程中也学到不少知识,开阔了眼界。2011年我编辑的《王斌坤门券集》曾送襄阳市档案馆、图书馆收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这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道: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我感觉到这是利用集藏的门券展示、宣传党的历史,进行党史普及教育的好机会。我向军休三所领导汇报后,得到肯定和大力支持。
我以习主席有关党史学习的讲话作为主导思想,以我党100年的光辉历程作为主线,从两万多张门券中精选出与建党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开国大典、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和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相关门券700多张,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排列展示我党经历的不同阶段、重要会议、重大事件、重大战役及主要人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就。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歌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丰功伟绩,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展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苦奋斗历程,成为一本形象生动的党史普及读本。
《赏门票 学党史 》门票展于2021年6月23日配合《在党五十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在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展出。很多党龄在五十年以上的老同志看了展览后赞道:“门票里承载的党史
记忆,成为一份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红色贺礼。”
《赏门券 学党史》门票展邀请函
原襄樊军分区司令员田国基等参观门票展
原襄樊军分区司令员田国基观后说道,“通过这些门票重温我党经历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主要人物及历史故事,这是一次生动形象的党史教育,也是退役军人爱党爱国的情怀展现。”
参观门券展后,很多观众留言或发短信点赞。老党员罗云凤说:王斌坤的主题门票展,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华。听王主任指着一张张门券娓娓道来,我真是受益匪浅。党史、军史……一幕幕在我脑海中迴旋,也激励我永保初心,牢记使命!
军休干部范洪英说:王斌坤收集门票为一种爱好,从中得到了乐趣,乐趣中善于找到关注点。这次门票展也是结合党史教育和红色宣传,实属功夫不负有心人,希望能共享。
外地战友宁爱民发贴:我首先热烈庆贺王主任门票展获得巨大成功,在建党100周年,建军90周年的历史时刻,千秋伟业百年风华。一张门票,就是一段故事,方寸之间诉说百年党史。 王主任用几十年的时间不断的去收集、整理、分类、文字注解这些门票,起到了留住历史,还有传递和分享历史的一面,这样才是收集的最大意义。
外地战友贺鸿冰贴:虽然只看到了部分,但已觉得非常的精彩,从这一张张小小的门票能反映出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这么有意义的展览堪称国内首个。随后,市退伍军人事务局和军休三所组织《赏门票 学党史 》门票展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的文明实践活动,曾到襄城区退伍军人事务局、英驰汽车集团公司,市科技馆、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樊城鹿角门社区、藏馆等单位展出和上党课,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流动课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和退役军人认真学习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本次展览展出期间得到襄阳广播电视台、襄阳晚报等媒体及门券收藏研究网等多家网站的报道。
我的门券档案除了做专辑用来宣传党的历史,进行党史教育外,最近也做专辑进行中国世界遗产的宣传。
世界遗产地是指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从1987年长城、故宫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始,至2021年,中国共有56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地最多的国家,自然和文化价值不仅被世界权威组织所认可,同时也被全世界人民所熟识,这也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强有力体现。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我从1987年长城、故宫等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始,就跟踪申遗动态,对于新通过的世界遗产项目,及时收集补充门票、整理相关资料,编写说明。在襄阳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于2022年6月11日中国世界遗产日到来之前,在图书馆举行了《中国世界遗产门券展》启动仪式。
中国世界遗产门券展
中国世界遗产门券展展览启动仪式
参观展览
通过展览,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宣传中国的悠久历史、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彰显华夏的灿烂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强全社会对世界遗产和文物瑰宝的保护意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此文参加湖北省档案局“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征文获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