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名人家训 50
李鸿章名言辑录
李鸿章,字少荃。清朝末期大臣,淮军首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但其不平凡的一生,确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其中自然包括他的家教。先讲个故事:
李鸿章组建淮军初期,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屡战屡败。但在向朝廷汇报军情时,他把用词巧妙地做了个颠倒,即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样就把淮军在困厄面前的精神气概给突显出来了。从此,“屡败屡战”就成了李鸿章家族口口相传的“家训”。这个“家训”,根深蒂固地融进每一位李氏后人的血脉中,也是这个大家族越来越繁荣的原因所在。这四个字也成为李氏家族不是家训的“家训”。
李鸿章教子甚严,时以书信训诫。现存的《李鸿章家书》共八十二封。其中有与亲人叙人伦的、有嘱读书学习的、有论修身养性的,皆文笔流畅,文彩斑斓。
他常常开导弟兄、叮嘱侄辈;读史不可间断,读经不可泛鹜,得失常事,不足为虑,尤其不可以考试论成败。
在《谕文儿——有志为官者,不可仗势欺人》一篇中指出“凡做好人、做好宫、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在《寄四弟——论学识精进之理》一篇中说:“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由此日积月累,何患学业才识之不能及人也!作官能称职,颇不容易,做一件好事,亦须几番盘根错节,而后有成。”
李鸿章以其亲身体验告诫弟兄侄辈,做官称职不易、作好事难,务希以好师好友为榜样,日日留心,事事长进。
《李鸿章家书》中诸如此类的箴言警语,比比皆是,无论是为官建树、做人修身,还是治学待人,都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借鉴。
办天下大事,贵实心,尤贵虚心。非真知灼见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贵耳贱目,最足误事。
出水芙蓉,光华夺目。曾几何时无复当初颜色?苍松翠柏,视似平常,而百年不谢也。
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
平日遇事不能持平,威信无从服众,以至一发难收,柔远二字须看的通透,柔克高明。柔克者,非事事将顺之谓柔也,绕指柔中自有百炼刚在。
实心实力,廉政为本,精核为用,先自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不移,庶几可大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