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核酸卡上的“非遗”(1)苏绣
苏州 吴隽
编者按: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制发的系列核酸卡上,主办单位设计上了苏州诸多“非遗”项目。这些图文并茂的核酸卡设计上乘、印刷精美,精巧可人,不但发挥了防控新冠肺炎的作用,也宣传了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成为事后广大群众、尤其是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可谓是人见人爱。苏州市门券藏家、多才多艺的吴隽老师悉心收藏了这些核酸卡,并结合收藏的门券等藏品,创作了《苏州核酸卡上的‘非遗’》系列作品,从今天起陆续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浏览!
在此亦感谢吴隽老师为此付出辛勤劳动!
2022年8月21日,平江街道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制发的核酸卡,展示的是全国闻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为江苏省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四大名绣之一。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沈寿,是一代“苏绣皇后”,是开宗立派的苏绣大师,她开创了近代真绣和近代刺绣教育。南通市建有中国沈寿艺术馆。
沈寿(1874—1921),初名云芝,号雪宧,1874年生于江苏吴县(今苏州)一儒商家庭,客居通州(今南通)。从小随父亲识字读书。十六七岁时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光绪三十年其绣品作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寿礼上贡,慈禧大加赞赏,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赠予沈雪芝,从此更名“沈寿”。
为继承和弘扬苏绣艺术,先后涌现了诸多国家级非遗(苏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们这一国宝项目的发扬光大做出了积极贡献,有些仍然活跃在苏绣项目传承教育的道路上。
吴隽先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