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中屹立的“南方大雁塔”
张厚培
江苏高邮有两道堤,一道隔着运河和古城,叫做东堤。一道隔着运河和高邮湖,名为西堤。站在西堤上,东面是百舸争流的大运河明清运河故道,西面是波光如镜的高邮湖,这一道西堤,就隔出了动静皆宜,风光如画。
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是世界文化遗产,在运河中有座小岛,岛上有座镇国寺,镇国寺里有座塔。这座寺,这座塔就是大运河扬州段中,唯一一座在河中的景观。
相传唐僖宗李儇有个弟弟,看破红尘后剃发为僧,周游名刹,行至高邮,见西城有这样一块平坦开阔之地,便请求哥哥在这里建一座寺庙,供他修行念佛。唐僖宗答应了他的要求,砌镇国寺并赐给他举直禅师的称号。举直禅师圆寂后,安葬在寺内并建佛塔,这就是镇国寺塔。在全国的古塔中,有两座四方形古塔极为相似,一座是西安的大雁塔,一座是高邮的镇国寺塔。而镇国寺塔的建筑风格,极似西安大雁塔,因此也被称为“南方大雁塔”。
镇国寺塔始建于唐代,称“唐风”;宋代重建,称“宋骨”;明代又在塔外加包一层,称“明包体”;清代又重修过上三级塔体,所以又有“清三级”。
镇国寺塔的塔身全部用青砖砌建,高 35.36 米,呈平面方形。塔顶为四角攒尖式,顶端直立着二米高葫芦式紫铜塔尖,底层有南北拱门,二层到七层均有塔门,两旁建有小佛龛。三层到五层的塔门两旁砌有突出的半圆砖柱,层层之间都有叠砌砖出檐,明显地留存唐代古塔的建筑风格,在全国 600 多座古塔中,堪称翘楚。镇国寺塔古朴、端庄、典雅、壮观。著名的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有一首七绝赞镇国寺塔,诗曰:
高邮镇国寺塔
归程回首步犹迟,古塔斜阳系去思,
不惜秋波重一转,水中陆上两相宜。
镇国寺塔地理位置十分特别,它位于京杭大运河河中心的小岛上,仿佛是一座遗世独立的河坝。在1956年大运河要进行改造的时候,相关部门就建议将小岛一同拆除,使整个京杭大运河能够在这块河段中变得更加宽。这项提议却遭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反对,他希望能够保留镇国寺,使镇国寺继续发挥它的文化价值。周恩来总理在审批方案时特批:让道保塔。留下了河心岛上的古塔,所以最终这座位于河心岛上的古塔变成了京航大运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至今依然存在。
镇国寺塔是古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时时射放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烨烨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