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杨帆
第13篇 居安思危
三十六年前,我在中学校长岗位上,把“居安思危 发愤图强”确立为校训。每天课间操,全校师生呼喊。大字镌刻在教学楼醒目处,天天看见,天天警省。志在高远,好好学习,不骄不殆,比学赶帮,力争上游。
后任校长,坚持不懈,三十多年了,至今,课间操上,师生依然高呼,声震云天。成为励志的一种好形式!
“居安思危”,最早见于《左传 》,“安则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
朱元璋在天下即定时,学士朱升给他出谋“高筑墙 广积粮 不称王”,这是一种深谋远虑的战略思想。
中国清朝末年,积贫积弱,受尽被侵略,被殖民的屈辱。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发愤图强,捐躯救国。“居安思危”,成为救亡的警钟。复兴的进军号。
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了”,再提“居安思危”,成为中华复兴的一种思想,一种动力,一种既有战略远见,又有战术的方针计策。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讲到“居安思危”,号召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平安定时,未雨绸缪,不忘忧患,时刻谦虚谨慎,努力奋斗!
今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在工作报告中再次讲到“居安思危”。
再次提醒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在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大计上,备战备荒,自力更生,保持忧患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十分重要!
胜利不骄傲,有成绩不自满,富日子当穷日子过,自强自信,自力更生,不断创新。时刻警惕周围的敌人,不麻痹大意,强军强国,保证第二个百年计划稳步推进!
“居安思危”意识在日常实践活动中,对于某个小单位,小集体,对于一个家 庭,对于每一个人,都意义非凡!
“居安思危”,登高望远,把眼前和未来放在一起思考,“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和措施,
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利刃握在自己手里,危机时刻,保持定力,有充分实力。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听总书记报告,坚持居安思危,奋力前行,豪气殷殷,信心满满!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