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核酸卡上的“非遗”(5)苏州评弹
苏州 吴隽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它产生于苏州,并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2006年,苏州评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项目名录。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讲究“说噱弹唱”。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三人的三个档。
评弹各流派、杨调、李仲康调、薛调、沈调、姚调、严调、蒋调、张调、丽调、徐调等。
苏州评话是用苏州方言讲故事的口头语言艺术。
名家如张云亭、朱耀庭、谢少泉、杨月槎、魏钰卿、黄兆麟、蒋如亭、汪云峰、周玉泉、许继祥、夏荷生、沈俭安、薛筱卿、徐云志、李伯康、朱介生、姚荫梅、刘天韵、祁莲芳、张鸿声、张鉴庭、严雪亭、蒋月泉、杨振雄、朱慧珍、侯莉君、徐丽仙、何占春,王鹰等。
八十年代金丽生、赵慧兰,九十年代盛小云、袁小良等老中青三代深受观众欢迎的名家、响挡。
几十年来,苏州市评弹团努力于书目建设,整理创新,长篇为主。在整理《三笑》、《珍珠塔》、《岳传》《东汉》、《刺马》、《白蛇》、《玉蜻蜓》、《杨乃武》等传统书目的同时,改编创作了秦香莲》、《孟丽君》、《梅花梦》、《王十朋》、《梁祝》、《明珠案》、《芙蓉公主》、《秦宫月》、《清代三侠》等历史题材长篇。创作了九龙口》、《三个侍卫官》、《芙蓉锦鸡图》等新长篇。以及近几年创作的《王府情仇》、《皇太极》等长篇评弹,这些书目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评弹团每年演出超过六千场 每年观众超过一百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