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涧谷太平寺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位于焦作市沁阳市西北30公里的太行山麓,是豫北地区延续时间较长、保存较完整的石窟造像之一。
窄涧谷太平寺石窟位于沁阳市城区西北紫陵镇悬谷山。其地先以谷为名,称“窄涧谷”,明清时更名“悬谷山”。这里峰峦交薄,灵泉飞瀑,危崖垂覆,幽奇美丽,故成为佛、道教建寺立观的风水宝地,纷纷在此地开凿造像,顶礼膜拜。北魏时在此兴建寺院,开窟雕像,称“太平寺”,隋、唐时开凿造像达到鼎盛,五代及宋、金、明、清等时期又摩刻金刚经,续造窟完。
寺名几经演变,先后易名为“开化寺”“悬谷寺”“真谷寺”。寺院经历代扩建,毁于民国。
石窟群落整体保存较完整,现存三窟六龛,分别雕刻菩萨、佛僧、道士、天王像、金刚经文。其中千佛洞窟位于摩崖造像区中部,雕凿于北魏时期,在窄涧谷所有雕像中,它的时代最早。该窟南面开一券门,窟内平面呈长方形,穹窿顶,窟内四壁遍刻千佛,共计1251尊,而且尊尊佛像旁都有佛名,这在我国古窟造像中是独一无二的。以千佛洞为中心,在东、北、西三壁中央各有一龛,北壁龛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东、西壁龛均雕一佛二菩萨,在窟门东侧壁上刻有“隋窄涧谷太平寺残碑”,记述了随代重修太平寺的情况。,
2013年窄涧谷太平寺石窟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7-1553-4-056。
窄涧谷太平寺石窟,位于紫陵镇悬谷山,也就是神农山仙神谷景区内。我收藏到一枚仙神谷的门票,票面图案上的摩崖石刻就是太平寺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