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说岭南(77)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
广州:何锦雄
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全称为“周恩来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下面(简称: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位于广州万福路190号,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军事机构的诞生地,也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曾经生活的地方。
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是一栋始建于1922年,为四层混凝土结构的骑楼式建筑。原址是美国华侨冼锡鸿、张椿荣、莫超福、钟振川与澳大利亚归侨梁基、黄培等人组织创办的南华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楼,后为南华银行旧址。
1924年冬,中共广东区委成立军事运动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第一个建立的地方军事机构,是全党第一个军事委员会。1926年3至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两广区委军委在此办公,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军委在此处领导和参与了一系列革命武装斗争和政治工作。当年,周恩来和邓颖超经常在此接待客人,向警予、李富春、蔡畅常来此做客,胡公冕、宋希濂、陈恒乔等黄埔军校师生曾到此拜访周恩来。
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军委撤离此处,转入地下继续秘密办公,一直坚持到大革命失败。当年军委为广东武装建设作了积极的贡献。
旧址占地418平方米,是由越秀区文旅局采用“政府统筹十企业资金十专题博物馆”模式来活化打造的红色遗址,建成越秀区首个“微型军事博物馆”。于2021年8月1日免费对外开放。
现旧址的一楼大厅,布置了“星火燎原——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陈列展览”,分为“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诞生、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活动、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影响”三部分,通过众多珍贵的史料和档案,全面介绍中共两广区委军委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下第一个地方军事机构的发展历史,充分介绍了周恩来、聂荣臻等军委成员在广州的革命足迹。
二楼,当观者进入大厅后,看到布置了一张长条方桌,周围安排了一圈靠背椅。据专家们的考证,这里在当年作为会议室使用,是军委议事的地方。两边厢房设置了场景复原区,复原了周恩来、邓颖超一起战斗、生活的场景,聂荣臻、黄锦辉等军委成员的办公、居住场景,让观众一秒穿越到那个风云变幻、激情热血的年代。
三楼为原创临展,以“爷爷的革命衣橱——建设时期军服主题展”,以一名退役老兵的广州家庭为缩影;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50、55、65、74式军服等。四楼开设特色“军粮体验区”,提供种类繁多的军粮产品,同时开设文创商店,可以在服务台领取游戏卡片、破解地下工作者留在店内的暗号,还可以购买精心设计的军事风文创产品收藏,留住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2021年8月1日,旧址开馆时,因广州市疫情出现,为疫情防控,不搞聚会出发,当时馆方没有广泛宣传,故广州的券友基本上不知道。到疫情过后,门票早已停用,连简介也没有。
2022年8月1日上午,由中共越秀区委宣传部指导,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学史铭恩守初心·青春砥砺颂八一”,越秀区庆祝建军95周年沉浸式红色研学活动,在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开幕。
我们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红色文化宣教中心闫国生主任,是越秀区关工委“五老红色宣讲团”成员,到现场为孩子们展示和讲解自己收藏的军旅藏品,用充满红色印记的门票,讲述战斗英雄的故事,让孩子们庚续红色基因,在探索中励志前行。并在活动中,为券友们找到难得一见的旧址开馆门票和简介分送大家,也为书写拙文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非常感谢闫国生主任!
综观门票的设计,主图以橙黄为底色,占票面约五分之四面积。上方为金色的“周恩来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标题名称及万福路190号等中英文对照字体。下方为大号的“免费参观券”金色中英文对照字体。右侧是旧址正面外立面,整栋建筑物的立柱、山花、窗户、窗帘拱券、阳台等清晰可见,体现出广州骑楼建筑的多元风貌。主图下是一粗宽的金色衬边,上有白色的“地址、电话号、交通指引、开放时间”等文字。最右边是白底金线框,倒放红色的门票流水号,全票没有设置存根、副券部分。是一枚难得的广东革命史专题门票。
(图一)简介正面与背面
(图二)开馆门票
参考资料
1、周恩来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介绍
2、《广东红色印迹》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
3、让百年旧址“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