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说岭南(78)扩建后的“中共三大”纪念馆
广州:何锦雄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由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和旧民居5号楼组成,于2006年7月1日落成开馆。
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原会址房屋毁于1938年10月侵华日军飞机的轰炸中,基址于1972年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到广州始确认。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广东省、市有关部门组织力量,从2006年3月份正式开始动工,经过100多天的筹备、修缮和布展,在建党85周年之际正式对公众开放。
2019年9月21日,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共三大”历史,迎接建党百年的到来,该馆启动了改扩建工程。纪念馆原建筑面积只有260平方米,场地窄少,现将内部停车场的空地充分利用,新建了一栋两层的房子,跟原有的建筑连接起来。此外,对整个遗址广场进行了整修,设置了流畅的参观路线,从入口到遗址广场,到宣誓广场、陈列楼,功能区分也更加明确。并配合周边环境的整治,使遗址广场和陈列楼衬托得非常地庄重。2021年6月20日,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据资料显示;此次改扩建后,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占地面积为668.4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305平方米,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两倍。陈列馆的改扩建设计巧妙地融入了党徽镰刀和锤头元素,抽象地展现了新旧建筑体量。
此次改扩建还对馆内展览进行了创新。展览陈列面积为1330平方米,展线长度320米,展出的文物展品从78件/套增加至108件/套。展览以中共三大会议的发展为线索,以“上下求索——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凝聚共识——中共三大的召开、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理想之光——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中共三大代表”四部分专题组合的叙事方法,讲述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过程与成果、会议影响与贡献、代表理想的升华,体现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感悟革命信仰的力量。
在一楼,入门大堂上曾设一幅大型的《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浮雕,展厅内“三大代表展示墙” 及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于1972年到广州始确认基址的3D视频播放。
二楼的展厅里,全息影像沉浸式《共识·1923》场景,还原三大会议历史。另,参观者可以戴上耳机,点击屏幕,现场聆听瞿秋白版、萧三版、法语版或俄语版的《国际歌》。此外,还可以看到《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红色广州 革命之城》、油画《春园·1923》等多个艺术展品。
改陈后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2021年入选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名单。
该馆在2022年4月28日启用一枚新版免费参观券。
这枚门票以摄影版式设计,主图正面是蓝天下横向排列的建筑物,左边是三大会址遗址的房基坑、广场、花卉展示。中间建筑物是旧民居5号楼(现为办公楼),楼前是宣誓广场,其楼后是周边特有的红砖屋民居楼。右则是扩建后是三大会址纪念馆,馆的上方有烫金的“1923、中共三大”馆标图案。最右边是倒排深红色底嵌白色的“参观券及开放时间”等文字。因门票没有设立存根、副券,故这部分就如门票副券。
综观此票的设计念理,以摄影版构图,用广角的视野展示方式,彰显改扩建后三大会址遗址及广场的规摸。
(图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场外景,网络图片。
(图二)大堂上的《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大型浮雕
(图三)三大代表展示墙
(图四)全息影像沉浸式《共识·1923》场景
(图五)简介
(图六)新版参观券
参考资料
1、中共“三大会议”旧址
2、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让红色文化“活起来”